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让咱村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鲍秀丽

来源:淄博日报 2014-07-14 05:40   https://www.yybnet.net/

今夏的翟家寺村格外美丽。高标准村主干道,平整、舒展,直通县城主干道,成为靓丽的风景线。黄河岸边的120亩绿色蔬菜大棚内,蔬菜青翠欲滴,西红柿结实饱满。

这是淄博市中心医院帮扶省级贫困村——高青经济开发区翟家寺村工作的一个缩影。“俺村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感谢党和政府的帮扶举措,感谢淄博市中心医院的真包实帮。”村主任翟广财深有感触地说。

该村总人口657人,经济发展滞后。市中心医院从去年4月起,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选派优秀扶贫干部长期驻村工作。

“靠着黄河却用不上黄河水”,这是村民多年的呼声。村里早年建有扬水设施,但变压器多年闲置、审批手续不全,扬水设施一直未能启用。医院积极联系协调供电部门,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帮助村里加固电线杆,连通线路,帮助快速办理了手续落户。在春灌的关键时节,黄河水流进了村民的农田,使灌溉成本每次每亩地节省40元。

帮扶“造血”更重于“输血”。利用临近黄河的水源优势,该医院帮助村里办理了低息贷款,资助扶持建设120亩、4个钢架式蔬菜大棚,采用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种植的蔬菜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污染,菜质纯正,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截至目前,4个大棚收入已达5万多元。

若要富,先修路。该医院以“高青县村级公路网格化建设计划”为契机,资助村里修建两条高标准主干道。两条道路总长度1264米,宽5米,共6300余平米,还按照高标准在道路两侧预留了半米的绿化排水带。村民们走在现代化的柏油路上,心里乐开了花。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医院帮助修建了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赠送了书橱、空调、电脑以及1000余册图书。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成为村民学习交流的好去处。

该医院还发挥技术优势,对该村实施医疗帮扶,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查体。还通过医疗扶贫通道,帮助患大病、重病的村民减免医疗费用,少花钱、治好病。

新闻推荐

高青农机局: 小窗口演绎大服务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咱村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本报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鲍秀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