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花帽子”走进手术麻醉科
日前,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的医护人员一改以往的严肃形象,换上了印着小狗小猫小星星等图样的花帽子。这些移动的“花帽子”让冰冷的手术室一改肃静凝重的氛围,减轻了手术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
手术室内,手术台上顶着“猫头鹰”或“kitty猫”帽的护士紧张严肃的脸变得生动了;手术中紧盯着血肉模糊手术切口的外科医生,一回头看见这顶可爱或搞笑的花帽子,内心的焦灼在瞬间得到释放,眼睛里不由地绽放了笑容,手术配合在无声中变得更融洽了;在病人眼里,这些移动的“花帽子”让人感觉手术室一改往日肃静凝重的氛围,减轻了手术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变得更具亲和力,尤其是小患者,经常数着护士阿姨头上的小猫、小狗、小星星入睡,忘记了害怕和疼痛。
“花帽子”是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推崇更人性化的人文关怀,从细微处尊敬生命、爱护病人的人文理念的生动体现。据手术麻醉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勇敢地脱旧“帽”换新颜,在宣传手术麻醉科文化的同时,更标志着妇幼工作者要从人文的角度更细致、更体贴地为患者服务的决心。
(高虹)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健康进社区”惠泽百姓
日前,由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淄博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举办的“健康进社区”首站走进张店区世纪花园社区,拉开了今年“健康进社区”活动的序幕。
“健康进社区”活动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派中医科、骨伤科、外科、内科、肛肠科、皮肤科等各科室、各专业的22名骨干组成专家团,利用7月、8月两个月时间,每周3次,每次派3名专家深入社区,为居民免费健康义诊、普及健康科普知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专家团队的医疗服务。同时,借助电视台良好的宣传平台,电视台主持人现场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请专家上台,与市民面对面互动交流。
今年的“健康进社区”是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淄博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晚18点》栏目连续第三年开展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活动开展3年来,足迹遍及全市76个社区、农村,受益群众达万余人,广大市民在享受到免费义诊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赵丽亚)
张店区中医院
厚德精技迎“大考”
近日,张店区中医院积极开展迎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以此充分发挥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推动医院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二是加强和完善中医院基本建设。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五是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六是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医院将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和充实中医工作内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低廉、便捷”的优质中医诊疗服务,确保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顺利通过。
(孙艺萌)
高青县医疗保险处
真心服务让群众暖心
刚到上班时间,高青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里熙熙攘攘来了很多办理业务的群众。其中一位穿着一身到处是泥点的破旧中山装、满脸憔悴和倦怠的大爷特别引人注目。他刚走到医疗保险处窗口就气呼呼地大声嚷:“俺家这几年的钱都给孩子看病了,家里穷得叮当响了,你们为啥不给我报销这几年的医药费,我们入新农合干啥了?”
“大爷,您别着急,坐下来慢慢说,我们会尽力帮助的。”高青县医疗保险处的工作人员一边拉着大爷长满老茧的手,一边为烦躁的大爷倒了一杯热茶。原来这位大爷姓李,他的孩子今年26岁,叫李兵。八年前在学校上学时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平时学习努力,成绩优异,高考时因为发挥失常,考的成绩一塌糊涂,大学落榜,由于现实难以接受,患上了精神病。自2006年开始每年都去一家民营医院进行治疗,八年下来,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如今家徒四壁,债台高筑,现在家庭依靠近65岁的老伴打工维持生活。这次要求报销的费用近10万元呢。可是,费用都是2013年之前的,新农合政策规定民营医院不能报销啊!同情、可怜、帮助也不能违背政策犯错误啊!就在这徘徊的时刻,医保人员平心静气地说:“大爷,您孩子的费用是民营医院的,不符合新农合报销政策,真的不能报销啊!如果报了,我们就犯错误了,假设我们是您的孩子,您忍心吗?”短短的真心温和语句,大爷受感动了,轻轻地摇摇头,还发出了低沉的声音,“我明白了,谢谢。”大爷没想到的是不仅明白了政策,高青县医保人员还亲自填表给孩子办理了2014年精神病慢性病签定手续,部分门诊费用能报销了。更让他放心、高兴的是曾去的民营医院是当地医保定点,城乡居民新政策自2014年1月1日开始,也能报销了。
李大爷带着笑容离开了高青县政务服务中心医疗保险处窗口。高青县医保人员的真心及医保惠民政策犹如暖心甘霖,让“不懂政策、报销烦愁”成为过去,让更多的参保人梦圆。
(贾菊魏张彬)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