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牧荣农业公司田镇徐董天然放养牧场
田镇街道地处高青县中部,是县委、县政府驻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田镇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全力服务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领跑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市民化、实现工业信息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六化”思路,改革创新务求突破,发挥优势率先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35.65亿元、5.62亿元、2.33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5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44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实现6575.88万元。
全力服务城市建设
随着高青县区位优势的凸显,发展环境的优化,前来投资落户的重点项目逐年增长,田镇作为县城驻地和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服务城市发展,服务项目建设首当其冲。
面对时代的选择和群众的重托,田镇街道把服务好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街道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向征迁工作倾斜力量,成立重点项目工作指挥部,一批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懂政策、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被选派到村、到单位、到具体项目,靠在征迁一线,实行“24小时工作法”,“五加二”、“白加黑”,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做到有情操作,依法施政,和谐征迁,为重点项目护航。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田镇“四街”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棚户区。与日渐发展的城市文明相比,棚户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居住环境差,影响城市美观的同时也阻碍着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既是百姓所盼,更是政府之责。今年5月,田镇四街棚户区改造工作启动,一期工程涉及155户。按照规划,和平街居民孙拥军家所处位置为中心小学改建区。“‘四街\’棚户区改造是高青城区建设的大规划,是大事,也是好事,城市发展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居民。安置小区很漂亮,为了城市发展,为了子孙后代,我愿意带头搬迁。”孙拥军态度鲜明,毫不犹豫地在征迁安置协议书上签了字。村看村,户看户,截至目前,已有145户居民签订《征迁补偿安置协议》,占一期工程总动迁户数的94%;拆除房屋65宗13000余平方米,四街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序展开。
征迁先“征心”。群众拥护征迁支持建设的背后,是广大奋战在征迁一线的街道干部,一次次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政策、讲法律、讲好处,一次次全力以赴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次次加班加点忘我奉献为大家舍小家……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尊刚是田镇四街棚户区改造项目工作组组长,他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讲道理、讲政策,坚持做到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理服人,让村民自觉自愿支持征迁工作。自从参加一线的征迁工作后,徐尊刚便再没休过周末。老父亲患病卧床十几年,家人轮流照料,他只能抽时间去看望一眼。直到老人去世,他守在床前也不足一周时间。
群众利益重千钧。正是广大干部带着真情,带着热情,带着激情,用心、用情、用法去做群众工作,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使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征迁工作变成了一项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的民生工程。近年来,田镇街道顺利完成银座商场商贸综合体、扳倒井城市综合体、水岸名都、温泉花乡、天水营丘、大文昌阁、大地园林、黄河楼、串口福休闲广场、长江路、六号路、七号路、西北外环拓建、广青路拓宽、青城路西延、高苑路西延绿化、干二排景观水系、东环水系南延等70多个重点项目征迁工作。田镇四街棚户区改造、新玛特、亿丰时代广场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确保了城市建设项目顺利开展,为县城规模扩张、档次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征迁、改造,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伴随惠民的征迁政策,“阳光操作”,“有情征迁”,建成新型社区10个,11000多名农民变市民,搬进了新居,改善了生活环境,并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了生活水平。
“最大的财富是各级干部在征迁一线锻炼成长,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升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田镇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忠说。
现代农业跃上新高地
品名:黄瓜;产区:1号棚;底肥:饼肥;驱虫:防虫网、粘虫板;检测: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员:王士军……
9月6日,田镇街道莱德农业绿色农产品安全先行示范园区,张店客商王先生用手机一扫产品的二维码,各种信息立刻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为了更好地确保蔬菜质量安全,我们从去年开始建立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包括播种和采摘的时间、农业投入品的记录、农业残留监测等信息都能明确找到源头”,基地负责人王金涛介绍说。把蔬菜的生产、管理、检测等信息全部集中在一方小小的二维码上,给蔬菜建立了自己独有的“身份证”,消费者只需要“扫一扫”即可轻松获知这些信息。蔬菜二维码的建立,打通了蔬菜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这“最后一公里”,保证了“舌尖上的安全”。
莱德公司推出产品“二维码”是田镇街道实施绿色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田镇街道以“两园五基地”建设为载体,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带动,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大力加强绿色农产品安全先行示范区建设,绿色、无公害品牌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注重政策引导,抓规划、严策划、重奖励,突出规模化、园区化养殖,规定每引进1头能繁母牛奖励500元,每回收1头黑牛奖励200元,新建、改(扩)建小区的,按照总投资额的5%奖励;鼓励支持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对流转土地300亩、500亩、1000亩以上的,每亩分别给予200元、250元、300元的奖励,推进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约发展、融合发展。
狠抓源头管理,切实保障水源水质无污染、土壤重金属元素不超标、大气质量达标作为创建绿色农产品安全先行示范区第一道关口,确保生产环境安全。从生产经营主体、市场质量监管等方面入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以“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作为发展绿色农产品安全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切入点,流转土地一万余亩,高标准建设“水绿高青”和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
先后申报了22家绿色农产品安全先行示范区标准化基地,巩固发展了鹏辉畜牧、得益乳业高青示范牧场2家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山东华威、山东莱德、博惠畜禽3家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淄博文康、淄博汇龙、牧荣农业3家县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另有14家县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已上报待批。“绿龙源”生态果蔬、“莱德”绿色蔬菜、“田镇”西红柿、“段家”西瓜、“老枣林”野猪肉、“威尔”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有序扩张,品牌优势日益显现。绿色农产品走俏市场,田镇街道现代农业发展“渐入佳境”。
内外兼修绘就美丽田镇
近年来,田镇街道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精神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从长远规划到具体实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倾力打造“环境优美、文明宜居”的生态乡镇。
月初是冯旺村“四德榜”放榜的日子,宋艳卫再次榜上有名。宋艳卫家住冯旺村,是县公交公司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多次捡拾到旅客遗失的财物,每一次他都千方百计寻找到失主。为联系上失主有时要打好几个甚至十几个电话,还自己开车或自掏邮费物归原主,从不接受人家的礼物。十几年如一日,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美名在当地广为传播,是高青县首位被推荐为“山东好人”的道德模范。
“这样的好人就该上榜,这才是大伙儿学习的标杆儿!”村民赵修明、宋宗良在推荐宋艳卫作为上榜人物时说。他们口中的“榜”是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善行义举四德榜。
“建榜容易上榜难,人人都想亮个相,但够不够格,事迹能否经得起推敲,还得由大家伙来决定。”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祥说。在“四德榜”典型人物评选过程中,村“两委”成员广泛挖掘善行义举,不放过一件好事,不漏报一个家庭。还定期召开党员会议和群众代表会议,对推选的好人好事进行评比,让群众变成“四德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谁上“四德榜”大家伙说了算。
道德建设是篇大文章,也是美丽田镇之魂。田镇街道从抓“四德工程”建设入手,坚持从具体事、身边事抓起,家庭美德突出“孝德”,职业道德突出“诚德”,社会公德突出“爱德”,个人品德突出“仁德”,他们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借助“第一书记”工作平台,聘请全街道71个村(居)的“第一书记”担任村“乡村文明行动”和“四德”工程建设指导员,深入村(居)宣传“四德”文化,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化、生活化,符合群众意愿和口味,使“四德”建设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真正做到了道德建设入耳、入脑、入心。
通过精心编排公民道德建设文艺节目,激发群众关注参与活动的热情;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思想境界、培养文明风尚;将“四德”工程建设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细化“四德”内容,制定了干部道德评价标准,与先进个人、文明社区、文明村考核相结合,使“德政”成为每一名干部个人修养必须做的功课。
田镇街道内修素质,外树形象,深入实施了“打造美丽乡村、共建幸福家园”活动,构建起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有效改善了村庄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形成了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面貌。全面推行“村入桶、街道收集、县转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71个村配备保洁人员152名,下发垃圾箱400余个,形成了“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
“群众有了幸福感,政府才有成就感”,办事处主任李永介绍。田镇街道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投资1800万元的福利中心实现社会化运营,年底可供养老人100人;投资800万元建成星耀农贸物流市场;出资300余万元为群众缴纳医疗保险自筹资金部分,居民参合率达到了100%。今年26个村申报了31个“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争取奖补资金215万元。出资290余万元,对辖区9500米连村路进行了全面整修;出资200万元用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在71个村(居)全面建设“绿化、文明一条街”;出资120万元加强桥涵、闸口、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71个村(居)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水平,打造美丽乡村。
如今,勤劳致富、互帮互助、孝老爱亲、诚信友善、和谐共处、创新实干体现在田镇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成一股发展正能量,唱响了街道经济社会在和谐文明中跨越向前的好声音。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