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企业,核心是劳动关系的和谐。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创建机构坚持将劳动关系和谐放在核心位置,加大劳资矛盾预防和化解力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13年5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和谐企业创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在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以推动环境关系、社会关系和谐为重点,统筹企业发展、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七位一体”的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各级各单位迅速将《意见》作为促进企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市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强化组织引导
合力营造和谐企业创建氛围
加强组织领导。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先后下发文件,并成立由副书记挂帅,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10月份全市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周连华,省总工会副主席冯庆禄,市委常委、副市长庄鸣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会后,各区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对本地区、系统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各级创建机构先后对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职责分工,形成配套联动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工会牵头、部门配合、企业主体、职工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广泛舆论引导。围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全市各级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坚持把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贯穿创建始终,广泛宣传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创建模式和目标,广泛征求企业和职工对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意见。沂源县在县电视台开设百期“劳动者之歌”栏目,对创建典型重点报道,增加社会透明度和关注度,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高青县专门成立3组调研队伍到职工一线、车间一线进行调研,征求和谐企业创建的意见和建议。周村区编制了《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指导手册》发放到企业,提高和谐企业的品牌知晓率。张店区、高新区举办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培训班,对辖区企业负责人、工会主席和劳资人员进行和谐企业相关业务培训,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制度建设
不断探索和谐企业创建途径
完善机制体系。全市各级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出台了符合地区、行业实际的创建体系。张店区以《淄博市和谐企业创建标准》为基本依据,制定出台了以创业创新、劳动关系、绿色生态、社会责任、和谐文化五大类以及职工满意度为重点评价标准的《和谐企业评价指标》,按照不同分值确定不同层级的和谐企业。临淄区编制了和谐企业创建三年规划,设置区、镇两级创建标准,设立创建企业、创标企业、达标企业三个阶梯式目标,最低要求是参与创建活动,最高目标是建成和谐企业,争取每年5至10%的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区镇两级和谐企业。周村区、高新区、高青县开展了区县级和谐企业评选表彰,在和谐企业的申报、评审、成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扩大了和谐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探索科学管理。全市各级创建机构坚持重创建、重过程,围绕促进和谐企业创建的科学化、常态化和实效化,积极探索管理的有效形式。淄川区将和谐企业创建纳入项目化管理,做到年内有目标,季度有任务,月月有重点,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单位的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实行一月一督导,一季一考核。张店区建立了三级创建工作组织网络:一是张店区和谐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领导全区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二是相关单位以及镇、街道办事处,组织推进所辖(属)企业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三是创建企业设立联络员,提供企业创建信息,推动企业开展创建工作。沂源县对和谐企业创建提出了“八个一”的要求,即建立一个组织机构、制订一项创建方案、召开一次动员会议、设计一个创建载体、健全一套管理制度、开展一次查漏补缺、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建立一套完整档案。
突出创建重点
努力夯实和谐企业基础
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谐企业创建的主体是企业,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创建机构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紧紧围绕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因素开展创建活动,把推动企业、员工和社会共同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博山区坚持“三个引导”,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主体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引导企业干部树立参与意识,将和谐企业创建渗透管理各环节;引导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不断提高企业职工对开展创建和谐企业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支持度。淄川区、周村区、沂源县等区县把挖掘本辖区内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潜力作为和谐企业创建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动现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向和谐企业全面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带动氛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动员和组织职工开展“当好主力军、奉献十二五”建功立业、“查隐患、保安全、促发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等系列活动,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经统计,全市目前有1万余家企业参与到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中来,许多企业将其列入一把手工程,企业主体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谐企业,核心是劳动关系的和谐。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创建机构坚持将劳动关系和谐放在核心位置,加大劳资矛盾预防和化解力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区县积极加强工会、人社、信访等多个部门间的协作联动,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以签订“两个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合同)为抓手,努力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共同协商机制、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周村区实施“双推进”工程,推进以“四个一”(一张提示卡、一封信、一份意见书、一对一工资集体协商提示)为主要内容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从经济和民主政治两个方面对职工权益进行双维护。张店区开展“微笑服务、和谐就业”活动,加大就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并多次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发展为己任,开展以思想关爱、心理关爱、学习关爱、成长关爱、安全关爱、收入关爱、困难关爱和健康关爱八个方面为内容的的“职工关爱工程”,建设温馨和谐的大家庭。目前,淄博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组建率分别达到90.2%和90.6%,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全市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达100%,已建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行面达95.5%,有效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凝聚人心。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各级创建机构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企业提炼、培育企业文化,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职工素质为职工谋求“软福利”,凝聚企业发展的正能量。周村区以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首届职工读书节为载体,大力推进百家电影戏曲进工地等特色活动,通过“凝心聚力谋发展、建功立业展风采”劳动竞赛活动、“中国梦劳动美幸福周村”主题实践活动、“五送五进”平安度夏职工关爱行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企业和职工凝聚成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淄博王煤矿业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积极开展“用心做事”教育、重温伟人著作等活动,培育干部职工“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道德水准和“善于钻研,勤于劳动”的作风标准。山东扳倒井集团定期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去清华大学学习,在公司建立了博物馆、记录公司的成长史,王宗谟教授定期为公司六百余名销售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职场减压,不断增强职工的归属感。鲁阳公司开设《弟子规》讲堂,常年坚持“感恩父母、团结工友、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主题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傅慧贾彤彤)
新闻推荐
全省群众体育先进代表大会举行 淄博市19个单位27名个人受表彰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