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棉价低迷,棉农囤货惜售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4-11-06 00:56   https://www.yybnet.net/

△图为高青县木李镇三合村村民侯艳春家里囤的棉花,她告诉笔者:“每斤籽棉3.3元的价格,超出了她的心理预期,她不打算出售。”(石晓静摄)又是一年棉花丰收时。棉花是无棣县西小王镇的主导产业,全镇12万亩耕地,棉花种植面积9万多亩。多年的棉花种植鼓起了这里农民们的腰包,可今年,棉农的心情似乎更加复杂。10月28日,天气晴好,笔者来到无棣县西小王镇后王家坟村,这个村基本上家家户户种棉花。

“说起今年的棉花,产量那真是没得说。”今年68岁的王宝珍脸上洋溢着欢乐,“产量普遍较往年好,平平常常每亩地产500斤,很多产600斤的,个别的能到700斤,从来没有这样的好年头。”很多村民也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有着60亩棉田的王春民说:“今年棉花不光产量高,质量也好,霉桃、烂桃很少。”

今年的棉花产量为啥这么好?种了半辈子棉花的王宝珍分析说:“和天气有直接关系。今年前段时间旱,棉花坐桃期间天气晴好,温度高,光照时间长,这样就不容易掉铃。快旱的时候,又下了雨,有的人家是想法浇了地,保证了棉花的生长。”而到了秋季,没有大量的雨水,也为棉花丰产提供了保障。

说到产量,必然就会说到价格,一说起今年棉花的价格,棉农们一下子没了神采。

“产量好,可价格不行。”村民张大娘正在卖棉花,“三块三毛五卖的,这还是涨了3分,前天是三块三毛二。”

对于今年这样的价格,村民们感受最多的是无奈。“能有啥法?从春天一开始种上就盼着有个好收成,好不容易赶上了这好年头,可价格却上不去。咱不指望着像前几年那样每斤卖到六块多,要是能卖到四块多,就很知足了。”来自于岔河村的棉农牛富安说。

“说句实在话,棉花一斤卖不到4块钱,老百姓就相当于白忙活。”后王坟村支部书记王玉春分析说:“种子、地膜、化肥、农药、承包费,再加上管理和采收时的人工费,有这些成本在这摆着,价上不去,还能有啥大收入?今年仗着产量高,收入还可以,要是像往年亩产300来斤,就真是啥也捞不着了。”

在王玉春看来,今年棉价低和今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有很大关系。“往年企业往外走国储棉,价格有保障,今年国家不收国储棉了,市场影响很大。”

“你可别小看了棉花收购上这1分钱、2分钱的差距,对于企业来说,可是按吨、按万斤来算的,稍微一浮动,就不是个小数目了。”有着20多年棉花收购经历的张广庆说:“很多棉农也一改往年随采收随出售的习惯,待价惜售。往年像现在,每天能收到20万斤左右,今年产量好可每天才收七八万斤。棉花在家里堆放不安全也麻烦,种得少的,大部分也就卖了。越是种得多的,越不肯卖。”有着50多亩棉田的王玉胜,自棉花开始采收以来,一斤未卖,现在已经囤棉近3万斤。“刚一开始开盘收购时,是每斤3.62元,和自己心中理想的价格相比有一定差距,可即使这样,价格还一跌再跌,再等等看吧。”

在谈到来年棉花的种植时,棉农们普遍称“还是会种”。西小王镇大部分土地盐碱,很适宜种棉花,产出的棉花质量很好。“农业种植很大程度上是看天吃饭,种棉花是个麻烦活,可只要是出来苗长成株,就会有收获,只是收获多少的问题。”棉农王春民如是说。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王秀丽

苏成峰

新闻推荐

土杂肥、化肥结合才是用肥之道

虽说三秋已过,但农肥商战仍硝烟弥漫。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民们围绕着土杂肥、化肥谁当家的争论仍在持续。化肥商战遍城乡高青县青城镇游家村今年55岁的老农陈佳安家里种...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棉价低迷,棉农囤货惜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