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丽萍通讯员孙建博
日前,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骨科医院评审,成功创建为淄博市唯一一家二级甲等骨科医院。
成功创建的背后,见证的是医院启动标准化建设一年来,找准特色发展的路子,全面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内涵质量,切实改善医院服务,打造医院特色品牌的拼搏与付出。
标准化点燃发展新引擎
“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水平,促进内涵发展,引导医院走出一条大专科、全综合的新路子。”市七院院长曹修亮认识深刻独到。
转变从工作机制开始,从观念更新入手,从短板管理起步。一个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科室分专业组组织协调、科室主任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迅速建立。全院职工全力展开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
医院先后组织200余人次,到宁波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淄博市部分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深入学习,并邀请专家授课或来院面对面指导。同时,对照评审标准,将实施细则536项条款逐条划分,逐项分解。对前期梳理出的621条问题,逐条限时改进。对各项条款落实情况,医院先后进行了4次全面的自查,并邀请专家来院点评。
精医术挺起淄博生命脊梁
标准化建设进程中,市七院以完善学科建设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医院特色品牌。
医院积极丰富学科内涵。骨科作为淄博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今年年初,建立了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手外科、足踝外科、创伤外科等二级学科。康复医学科顺利完成一期建设。外科腹腔镜和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日益加强,胃肠转流术治疗糖尿病填补了市内空白。重症医学科从管理到技术不断完善。内科细化专业,社会信誉不断提高。其它学科也正在不断寻找突破口,打造特色品牌。
在强化学科建设的同时,医院坚持落实人才强院战略。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和特色技术专家的作用,努力做好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工作。今年,已选送骨科业务骨干1人到意大利进修学习,还有2名骨科技术骨干分别被推荐为省市两级分别组织的境外培训选拔对象,选派2名优秀管理者分别去台湾和北京进行针对性的短期理论与实践培训,选派6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业务进修,派出60余人次参加省内外各类学术活动。
强服务温馨医疗惠民生
医疗服务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就是让患者满意。市七院千方百计出实招、想办法,方便患者就医。
优化服务流程,温馨医疗便民惠民。为方便患者就诊,医院设置了自动查询机、化验单自助打印机,对急诊科、功能检查科、康复医学科进行了布局调整,细化工作流程使服务更加便捷。建立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先抢救、后付费。门诊设置导医服务,更新科室标识和科室导引牌,铺贴地标引导,配备轮椅、饮用水,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突出社会公益性,担当责任大爱为民。积极参与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帮扶高青县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捐赠价值18万余元的医疗设备。开展“圆梦助学·真爱七院”大型爱心资助活动,资助14名贫困学子喜圆大学梦。
“标准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努力把医院建设成特色明显、群众满意的二级甲等骨科医院。”市七院院长曹修亮如是说。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