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县致力于建设优秀校长队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拓宽培训渠道。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陆续举办的校长培训班外,2014年底,县教育局筹集30余万元,与华师大联手,对县内的全体校长及管理干部进行了为期10天的脱产集中培训。培训既有专家教授的讲座,又有一线校长的实践,更有全国名校的参观调研,集中培训结束后的经验分享交流,有班级同行展示,对校长的责任担当,办学思想、校园文化、教师管理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开创了高青教育史上校长建设的新篇。
二、拓宽用人渠道。高青县现有中小学校45所,其中规模2000人以上的学校8所,除一所职业学校外,其余36所学校均为农村小学,许多还是不完全小学。校长队伍中,50岁以上的校长10名,占校长总数的22%,女校长一名,占校长总数的2%。校长队伍的现状对高青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县教育局经过多方论证,确立了以城区带动农村的校长发展战略,一是在县域内实施托管,目前正在着手探索的是中心路小学对芦湖社区寨子小学的托管,寨子小学是一处城区近郊的农村小学,楼房、操场等基础设施优良,管理水平的差距使其与城区的学校产生了差距。中心路小学的托管弥补了寨子小学的不足,放大了中心路小学的管理效能,实现了两所学校的双赢。从县属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担任校长职务,是我县城区带动农村学校发展的又一项举措,这项举措一方面让城区的优秀老师把本校规范、严谨的管理经验原汁原味地带到农村学校去,快速地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也给县直的优秀教师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拓宽评价渠道。教育内部的评价主要来自教育局教学质量的检测。我县成立了教育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素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六个方面的检测,评价校长的办学水平。
校长的工作连接着千家万户,校长的办学水平决定着千家万户的发展和未来,对校长的评价激励措施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比如校长职级制的落地,必将激发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市人大代表、高青县教育局副局长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曹德霞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