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青县青城镇徐西村陈来海家,仿佛进入了扫帚世界,街道两旁、院子里、房顶上,目所能及的地方都铺满了扫帚枝和成品扫帚,散发出淡淡的竹叶香。陈来海及他的工人正熟练地扎着扫帚。
陈来海告诉笔者,自己在高青农商行资金扶持下从事扫帚加工已有20多年,刚开始时他们夫妻俩一起干,每年能加工4万多把扫帚,少说也能赚五六万元。
今年他们从高青农商行追加贷款20万,他的扫帚厂已经初具规模,现雇佣了他们村闲散劳动力25人。他们扎的扫帚结实耐用,为人实在,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由原来自己出去卖,到现在客户上门收购,销路打开了,名声也越来越大。
现在,老陈的扫帚主要销往桓台、淄川、滨州博兴等周边地区,订单式销售使老陈家的扫帚供不应求。老陈说,有时候忙起来,为了赶活儿,他和工人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预计今年收入达30余万。
“现在我们的工人每天都有活干,做一个就是一个的利润,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感谢我们的挖井人——高青农商行!”老陈一边忙碌着一边对笔者说。虽然辛苦,但辛勤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格外香甜。
目前,高青农商行扶持像老陈一样从事扫帚加工业的专业户已发展到500多户,专业村7个,此类贷款已达3850万,形成了来料批发、订单加工、联合外销产业化发展。扫帚加工户既不耽误农忙,又能在家门口赚到钱。高青农户正依靠扫帚加工这门传统手艺,扫出了名气,扫出了一条致富路。
(孙尤芳)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