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云通讯员牛国辉
青铜器、字画、瓷器、根雕……琳琅满目的古玩让人目不暇接,吆喝声、叫卖声、讨论声、砍价声……
4月15日,记者早上九点到达高青老董家古玩市场,好不容易在停车场找到一个车位停下,“2015齐鲁三地市大型春季古玩交流会”正在这里如火如荼的进行。交流会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苏及省内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区共计20多个城市的800余家古玩商户齐聚古玩文化广场,纷纷展示出自己的宝贝。来自央视《鉴宝》栏目的特邀专家傅宝世、来自山东省收藏家协会的张光明、淄博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陈旭、韩勇、资深古玩藏家陈勇等五位鉴定专家共鉴定玩家藏品500余件。各位专家用顶级的专业眼光、渊博的文物知识和独到的鉴赏水准,发掘高青的文化历史、讲诉文物的演绎故事、描绘齐国古城的传承之美。经过精细甄别,现场评选出了最能够代表高青历史文化特色的“民间十大藏品”。
分别是乍启典蝴蝶兰花鸟画、北魏石佛像头、“即墨法化”齐刀币、巴拿马金奖奖牌、三彩脉枕、松鼠葡萄青花盘、螺母铜镜、红陶双耳壶、青铜钺、双骏图青花盘。
高青旅游局姜英局长向记者介绍:此活动目的是促进市场的健康持续繁荣,通过活动来激发市民参与收藏的热情。通过调查走访,广大地摊商户对活动组织工作非常满意,认为“三地联展”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高青古玩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为发展壮大高青收藏队伍,推动高青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此次鉴宝活动,最终在持宝人、鉴宝专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市场发现更多的珍宝、让持宝人实现梦想,并藉以达到活跃高青的收藏市场,推动高青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高青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先后发掘了陈庄西周古城遗址和狄城遗址,陈庄遗址让姜太公走下神坛,狄城遗址将高青的历史提到了春秋时期,鲁仲连墓、田横墓等大量古墓及众多历史名人遗迹,形成了高青文化发展演变的见证。高青3000多年的灿烂文化,记载了太多的故事与传奇,而承载这些的,正是那些历经岁月洗礼而流传下来的古董文物,它记录着人们的智慧、习性和憎爱。
山东老董家古玩大集自2014年11月29日正式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加快推动高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已成功举办大集18期,每周六来自天津、山西、陕西、河南、滨州、淄博、青州等多地的300余业户前来摆摊,来自各地的古玩爱好者来这里淘宝、交流。为了扩大行业的交流合作,县旅游局联合青州泰丰古玩书画城、东营黄河口古玩城、山东老董家古玩文化市场在2015年春季联合打造了这次齐鲁三地文化名城大型春季古玩交流会——“三地联展”活动。
收藏是一种爱好,更是一门艺术。随着古玩队伍的不断壮大,古玩交易更像是一种贸易,当然其中不乏粗制滥造之作,没有收藏和持有的价值。在现场,五位专家对收藏爱好者提出了很好的收藏建议和意见,让广大藏友受益匪浅。傅宝世专家告诉记者:民间对藏品鉴定有着强烈的期待,正是这种需求促成了高青第一届大型鉴宝活动,鉴宝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藏友的鉴别能力,有助于下一步更好地发现宝贝,珍藏宝贝。
此次活动由中共高青县委宣传部、高青县广电局、高青县旅游局、中国民间收藏研究会山东分会主办,高青县收藏家协会、高青县旅游行业协会、东方艺苑美术馆协办。
姜局长告诉记者,目前县旅游局正在积极完善市场内警务室、自助银行、厕所、路灯、监控等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以为大集摆摊商户提供一个更舒适、放心的市场环境,同时,积极联络省内知名的大型古玩市场,定期举办古玩交流大会,每月组织一次国家级鉴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力争把山东老董家古玩文化市场打造成一个参与、交流、合作、共赢的古玩收藏交流平台!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