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付宝三的时候,他正在示范园里种植西红柿,这位高青县芦湖街道霍刘村的村民59岁的时候成为了“工薪”一族。据村里的张书记介绍,像付宝三这样的村民还有10多人。
“自从街道上给村里引来了这个项目,我的土地流转给了示范园,每亩地每年纯收入1200多元,每月的工资接近2000元,年收入接近30000元,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还多。”付宝三高兴地告诉记者。
山东若尘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今年4月落户芦湖街道,流转霍刘、业绩王等村土地200多亩,投资1200万元以种植黑西红柿为主的农业项目。该公司在保证群众流转土地收益的基础上,优先从土地流转户雇佣“农业工人”。“这些群众流转土地后既有空闲时间,又有种植技术做基础,稍作培训就可上手,我们在正式投产后,西红柿的种植、养护、采摘、包装等还需要更多的人手,让更多的群众在这个项目中受益,实现共赢。”科技园的孟经理介绍说。
菜园村的吴玉杰原来在村里的池塘边养了几百只美国绿头野鸭,吸引了滨州鑫峰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集观光采摘、休闲垂钓、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生态园,岸边林果飘香、繁花似锦,水中鱼游鸭戏,使藏在黄河岸边、芦湖湿地中的菜园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胜地。吴玉杰也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公司的合伙经理人、导游员。“我们这个生态园种植了火龙果、草莓、葡萄、仙丹果等各种高档水果,还建起了动物园,节假日期间每天接待来自滨州、东营、淄博的游客500多人。”吴玉杰高兴地说。
“芦湖街道地处黄河南岸,具有鲁北最大的大芦湖湿地资源,我们着眼打好生态发展牌,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党工委书记孟呈文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该街道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打造“天高水青、生态芦湖”品牌,是淄博市首届“十佳生态优美镇办”,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单位、省级生态镇。一年多来,他们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丰富的温泉、湿地、淡水养殖资源,高青大米、高青西红柿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带动作用,先后吸引投资5000多万元的田多多庄园项目、投资1.5亿元的4000亩大芦湖湿地恢复开发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的苏氏园林虫鸟花卉项目、投资5亿元的红橡树温泉城项目等10多个,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群众拓宽了致富奔康的渠道。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