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记,今天我们专程来取经,学学你们是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你可一点也不能保留啊!”
近日,高青县木李镇在全市开展的改善民生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中以99.37分位居全市91个镇(街道)第一名。一个地处偏远、辖103个村却只有3.3万人口的小镇在服务群众工作中走到了全市前列。连日来,镇党委书记高平接待了一批批来自兄弟乡镇的参观考察团。
开通热线听民声
“是咱镇的服务电话么,俺想问问俺的新农合报出来了没?”
“这里是木李镇民生服务热线,您的问题我记下来了,三天内将有专人给您答复,您看可以么?”
为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今年3月份,木李镇开通了民生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负责各类来电来访,所有问题由镇党委副书记转办、镇纪委督办,规定一般问题3天内办结,情况复杂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报书记、镇长审批,7天内办结。对于明显不合理诉求和不符合政策的事项,安排相关委办所、管区工作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对于该办不办或推诿扯皮致使群众不满意的,一经发现,由镇党委副书记和纪委立即督导督办,限期整改到位,并在镇对管区和委办所的年度考核中作出相应扣分。办结事项由镇党政办负责回访登记,每周通报一次,所有管区和委办所按扣分多少进行排名,详细记录存档,力求群众100%满意。镇民生服务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到热线电话190多个,涉及环境污染、违法占地、违法生育等各个方面。其中,95%的问题都得到了快速圆满的解决,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便民服务转作风
“现在到镇上办事方便多了,白天没空晚上还能办。领导们都忙活着给咱办,还这么客气,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晚上7点多,刚走出木李镇便民服务大厅的老刘头乐呵呵地说道。
“考虑到辖区群众白天务农比较忙,晚上时间充裕的实际,我们将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半,虽然苦了镇上的干部,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的办事需求,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木李镇党委副书记杨国华说道。
延时服务只是木李镇转作风的一个序曲。今年初,该镇将辖区103个村划分为54个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一名镇机关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员,挨家挨户开展大走访活动,将干部“双代”服务延深为“户户到”,向网格内群众发放带有自己姓名、联系电话和民生服务事项的便民服务卡。群众有问题,可当面咨询,也可以通过便民服务卡上的电话联系网格员进行咨询。同时,要求网格员能准确绘制出网格内各村的民生服务地图,掌握各户电话、家庭成员及主要收入来源等基本信息,便于及时准确地联系群众,为民服务。
半年来,为民服务网格员为群众提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法律知识解答、***认定等咨询类服务共计1203个,代访代办低保补助申领、小麦补贴申报、党费收缴等事项356项,调解处理邻里纠纷、安全隐患整治、污染源治理等各类事项871项,为13个村举办政策解读及干群恳谈会16个,初步构建起一个政府问需于民、群众问政于干部的便民服务平台。
民生实事惠群众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木李镇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时刻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从细微处着手,持续加大惠民力度,用件件实事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结合去年全县大面积整修水利设施的机遇,清疏改造辖区内沟渠3万米,新建维修桥涵闸57座,彻底改善了全镇西北部3万亩土地的灌排问题,直接受益群众2万余人。连续两年为全镇80个村新修道路70多公里,密织起以省道、县道为骨架,以乡村路和联村路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情况得到了根本好转。抓住省级整建制贫困镇的机遇,用足用活省级扶贫资金和部门包村、“第一书记”包村政策,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主导产业发展、贫困户救助等方面累计投资300多万元,直接受益群众6000多人,带动203户2365人脱贫。进一步加快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400万元对辖区三处小学、一处初中进行了改造,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中医特色品牌“国医堂”,极大地改善了镇域文教、卫生条件。
木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建军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民心工程、民生实事是我们对老百姓的承诺,说了就要做,就得兑现。”
惠民政策阳光行
政策宣传车上架设的高音喇叭,逐条播送着申办农村低保需要注意的事项;各村标准划一的村务公开栏,贴满了低保认证、农机补贴等各类人员公示名单……
针对每一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近年来,木李镇始终坚持将政策宣讲送到群众家门口,将惠民政策运行置于阳光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让群众满意。
灯不点不亮,事不明不公。结合去年开展的阳光低保和今年开展的“双认定”工作,该镇对辖区内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众进行了一次无缝隙调查摸底。每名机关干部负责一至两个村,按照居民申请、村居受理、镇民政审核、县民政审批等规定动作,进村入户详细调查,将相关人员婚姻情况、土地收益、户籍证明、身份证明、收入财产证明等进行详细记录,并要求低保申请人签字承诺,然后由村委委员、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民政部门审批。全镇共对491个低保户和1269名困难群众进行了重新认定,真正使低保救助成为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在大型农机具补贴申报和小麦直补面积核定工作上,该镇将辖区内申报大型农机具的群众按照土地流转面积多少、带动能力强弱等条件排名登记,在镇农委大厅公示,依序购买。同时,将全镇小麦直补面积在各村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反映的问题立说立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的转变。
“作风建设没有终点,服务群众更无止境。下一步,木李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坚持将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办成群众满意工程。”高平书记说道。
(李民辉杨国华)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