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青县唐坊镇以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为工作切入点,把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有效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逐步探索建立起“第一书记”管理和服务的新机制,在“以楷模为引领,以实绩定奖惩”的工作氛围下,各驻村“第一书记”深入群众,扎根一线,破解困扰群众难题,消除制约发展瓶颈,“第一书记”工作成为基层得益,群众满意工程。
修建灌溉渠、发展种养殖、捐建图书馆、户户通公路、家家自来水……这是体现在唐坊镇第一书记帮扶规划中的具体项目。自7月份以来,西官村群众家里多了一位经常来串门的“第一书记”,他就是来自市委高校工委的宗立文,挂职时间不长,他便结合村情制定了帮扶规划,并通过自己垫付工程款解决资金困难,为村里清挖农田排涝沟渠,铺设排水管道,翻修村内路和连村路,把规划变成了现实。
“第一书记”工作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唐坊镇目标责任制度的实施。该镇要求“第一书记”在任职期间内要实现“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指导和帮助建强“一个好班子”,切实把党支部书记带强,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指导和帮助制定“一个好规划”,细化工作措施,探索致富路径,做到底子清措施明、路子清方向明、政策清途径明,提升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指导和帮助选准“一个好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和帮助建设“一个好阵地”,健全完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指导和帮助完善一套“好制度”,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五个一”的实施织就了干群联系服务大网络,成为第一书记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评价的重要参考。
“农民群众早上一般都起得很早,我们要是按照以前的节奏上下班不跟趟,现在群众盼望致富的热情这么高,‘5+2’\‘白加黑’,我们的时间都不够用。”这是全体“第一书记”共同的心声。该镇建立了日考勤制度,要求“第一书记”必须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全身心投入所驻村工作,做到“五同”,即与村民同吃、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同解决问题,并由村党支部对“第一书记”到村工作情况进行考勤,按周上报到镇党委,镇党委将考勤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通报。
该镇还建立起舆论宣传制度,建立了“第一书记”微信群,作为紧急事务通知、日常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的有效渠道和交流平台。创建了《第一书记工作简报》,每月一期,深入挖掘驻村工作中凸现的典型事迹和先进做法,报送县委组织部并抄送至包村单位领导,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出“以楷模为引领、以实绩定奖惩”的工作氛围。
“我们在‘第一书记\’管理服务工作中,推行这项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挂职干部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为群众寻求开拓致富门路,干群同心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镇党委书记吕凯说。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