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青县芦湖街道高度重视各级选派“第一书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第一书记们为民系真情,帮扶用真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帮着群众奔富路,给挂包帮扶村带来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
根据市县安排,来自市农机局、市残联、县水产局等8个市县部门的干部到芦湖街道8个省县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扶贫干部。芦湖街道帮助包村部门和第一书记及时到村对接。街道党工委以“基层党组织有战斗力、党组织书记有能力、党员队伍有活力、农村发展有保障力、农民增收有潜力”的“五有”目标,实行“1+1+1”(一名班子成员、一名包村干部与第一书记)包村工作制,利用好各项惠民利民政策,为村级发展注入力量和活力。
“驻村帮扶是一份‘感情活\’,把群众当亲人,真心为老百姓办些事。”市农机局派驻屋子村“第一书记”刘长青说。
派驻“第一书记”到村后,把挂包帮扶村当故乡,认真开展了“三谈一访”调研活动,到田间地头深入联系群众,积极协调帮助村里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帮包村办实事、解难题,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一书记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部门优势,实现“催化效应”,加快村级发展群众致富步伐。张道传村蔬菜种植群众基础广泛,产地环境与菜品质量良好,市场前景广阔,但没有独立品牌,利润空间越来越窄。县国税局派驻“第一书记”崔松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努力,探索引入农业科技公司,对村内土地进行土地流转,投资约50万元,建设约10个大棚,帮助群众扩大规模,筹建蔬菜种植合作社,积极申报芦湖街道地域蔬菜商标,全力打造区域相关蔬菜市场。
“我们党工委、办事处将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真正实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历练、部门树形象、街道和村共发展的共赢局面。”街道党工委书记孟呈文说。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