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董永实有其人,山东武梁祠汉画像石、西汉刘向《孝子传》等明确指出:“董永,千乘人也。”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早年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得病去世。汉代流行厚葬,董永又是个孝子,可是因为家贫,实在没有钱给父亲好好下葬。万般无奈,他被迫跑到当时的於陵城去卖身,换了钱来安葬了父亲,后来就在於陵城里给人家当奴隶。因为在那时,只有於陵这样的大城市才能让他卖出好的价钱,这也是他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重要原因。后来他的事迹在於陵到处传扬,被奉行儒家封建思想的统治者发现,树立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典型,广泛开展宣传,据说还给他封了个小官,死后埋在了周村南郊,后代繁衍形成了今天的东董、西董村,古代周村城西的无影山上有董祠,就是以他为祖先的。至于说他与天上的织女互相爱慕结合的爱情故事,不过是后人依据他的事迹,通过想象演绎出的情节,使之更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加深入人心。《敦煌文献》里也多有记载。
历史地理学告诉我们,千乘是一个山东古代的地名,西汉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千乘县城和千乘郡(国)故址位于“高苑县北二十五里”,新版《辞海》介绍,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在古漯水两岸存在了几百年。东汉时,千乘郡改为乐安国,位置没有变。
就笔者所知,今广饶县北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个千乘,不过这是刘宋以后的事了,金代它又改为乐安县,与生活在汉代的董永故里的千乘县相差好几百年,完全是两码事。
董永墓、孝仙祠等纪念古迹,明代以前就存在,规模很大,有董孝子殿、玉皇殿、王母殿、织女阁、娃娃殿等建筑群,占地近万平方米。高唐乡历史上曾经叫做孝感乡,立有董永庙集市,每年的七月初七有盛大的庙会,一直持续到解放后。据《长山县志》等文献记载,这些古迹历代都有重修。明代的周村四个官僚刘一相、曲迁乔、韩取善、韩翠善就主持重修过,并在附近建立了研究学问的书院,被称之为“四贤讲艺所”,其碑刻至今保存完好。周村南郊的金盆底、辛韩(心寒)村、萌水、变衣铺、望娘沟等地名,都是由董永的故事流传下来的。
□区民政局供稿
新闻推荐
王立雪(本报) 近日,有媒体称我国社会保险费率全球第一,缴费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连年上涨,成为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称,我国社保费率大体处于国际中等偏上水平。社会保险的筹资...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