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11许,艳阳高照,暑气逼人。走进高青县木李镇管道杨村,两条关于“移风易俗”的宣传条幅悬挂在中心街道上特别鲜红夺目。这时,有三三两两的群众从村民杨书林家中走出来。“还是移风易俗好,随上50元的人情,不坐席不吊孝,既简便又节约,还不影响我到邻村去上班!”留守妇女杨淑娟开心地说。
管道杨村有50户175人,是一个沿黄小村庄。该村早在公社期间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要求,随着群众生活条件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个别群众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也初露萌芽。村党支部和村里的一些老党员看到这种情况后,极力想扭转这一现象。
村书记杨秀德说:“一个是靠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做好,一个是靠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示范带动多做宣传。”
在2015年换届选举刚结束,新当选村主任的杨东磊在会上给参加会议的村组干、群众代表、计生协会、治安队员等主要成员算了一笔账。2015年村里有5个红白事,要是按照当前酒席的习惯,一次花费3万元,5个红白事就可花掉15万,这些钱如果拿来作为投资可以干成很多事情了。
这一算,群众都明白了,很多人当场就表示支持,不搞大操大办。打这开始,每当村民遇到红白事,村委会就会提前上门或短信送上温馨提示,提醒村民要按移风易俗的要求办理。
杨东磊说:“村民们其实都想节省,但是碍于面子,节省了怕别人说办事寒酸。现在市里县里都出台了移风易俗的参考标准,整个村都一个样子,也就没有了攀比。”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