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花沟镇现有省级贫困村9个。今年以来,花沟镇党委、政府在***工作中,积极探索“N+扶贫”模式,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要素进行扶贫“联姻”,栽下脱贫攻坚的N棵“摇钱树”。
资产收益+扶贫贫困村抱着“摇钱树”拿分红
按照中央提出的“要积极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贫,切实增加贫困人口的资产性收入”,花沟镇积极探索“资产收益分红扶贫模式”,与各贫困村商定,将2015年、2016年的扶贫资金分别投入到产业中去,实现扶贫资金“钱生钱”。
据调查,2014年镇驻地每100平方米营业用房租金在8000-12000元之间。按2008至2014年租金收益情况,年收益增长幅度在5%以上。于是,花沟镇将2015年的4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集中投资到花沟镇卫生院门诊营业楼。自2016年起每年从卫生院经营收入中提取投资金额的13%,投资获益共约13.5万元,受益人口约105户、223人。
除了投资民生事业,花沟镇还瞄准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市场。高青县宝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花沟镇休闲采摘观光业,该镇将2016年的270万元的扶贫资金投资这个公司,年收益可达32.4万元,届时将全部以现金形式用于贫困户救助。
庭院养殖+扶贫鸡鹅变身扶贫“摇钱树”
花沟镇镇干部帮包的贫困户中有127户尚有劳动能力,但囿于自身发展动力和资金限制导致贫困。针对这部分人,花沟镇为他们量身定做了投资小、风险小且易操作的“庭院养鸡”扶贫路子。
在镇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花沟镇机关干部自愿捐款,共募集扶贫善款3.34万元,购买鸡苗2540只,每户20只。预计到10月份,公鸡长成即可卖钱带来收益,母鸡喂养4个月即可下蛋,综合测算10只母鸡每年可获利700元。
针对剩余无养殖能力的贫困户40户,花沟镇则采用托管式“扶贫鹅”模式,利用剩余捐款购买成品蛋鹅,每户6-7只,共计260余只,统一交由农业公司托管养殖,每户年收益200元。
党建+扶贫“村社合一”催生产业“摇钱树”
花沟镇极探索实施“村社合一”的党建促脱贫模式,鼓励村“两委”领办创办合作社,实现村班子和合作社统一运作,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和贫困户重点脱贫的双目标。
今年以来,“村社合一”在花沟镇呈现出遍地开花之象,岳家村的粮食种植“半托管”、东窦村的农机合作社、贾家村的“阳光菜园”、任马寨村的标准化桑蚕养殖在党建龙头带动下已日趋完善,扶贫效果明显。
此外,花沟镇还大力发展“基地+扶贫”模式和“光伏+扶贫”模式。在全镇设立***示范基地,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并内设扶贫公益岗位,专门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前来打工,贫困户不仅能够拿到土地租金,还能通过打工挣双份钱。在店东村,每户贫困户的屋顶上都安装上了光伏发电板,预计每个贫困户年均收入达3500元。
“N+扶贫”中,“N”是一切可以发动参与扶贫的力量,是一切可以调动促进扶贫的资本、要素。下一步,花沟镇将继续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丰富“N+扶贫”的内涵,创新“N+扶贫”的形式,抓落实,重实效,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