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高青县花沟镇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要求“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向王华明学习活动”。此前,王华明还被高青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市派“第一书记”。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该镇辛庄村“第一书记”王华明倾力为百姓脱贫攻坚谋福利的感人事迹。
“村社合一”壮大集体经济
2015年6月,42岁的市公安局干警王华明被组织上派到辛庄村任“第一书记”。辛庄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45户村民中有11户为困难户。村集体收入为零,是典型的空壳村。
为了根治辛庄村的贫困,王华明坚持吃住在村,挨家做思想工作,引导村民完成“思想脱贫”。2015年7月初,他带领20余名村民代表及村“两委”成员到寿光、临淄和高青当地学习特色种植和“村社合一”经营模式。回村后他们决定由村“两委”成员牵头领办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合作社。截至目前,肉牛养殖产业从无到有,存栏量达40余头;特色种植项目规模迅速扩大,预计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年人均收入将增加1000元。“村社合一”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村“两委”的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开辟出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引进项目实现“***”
王华明认真研究学习、积极争取上级的扶贫开发政策。为了争取项目、政策,他曾开车追上到外地开会的县扶贫办主任,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2015年底,辛庄村在外地定居20多年的经济能人柴本强,听到父老乡亲夸赞王华明书记铺下身子为老百姓办实事,深受感动,决定投资200万元,在村里建一家塑编厂,竣工投产之后将解决40人就业。
2016年3月,王华明经多方考察,与山东鹤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巨菌草种植项目。目前,巨菌草项目一期种植300亩,青苗补偿款和半年收益已提前到位。该项目还盘活了20余亩闲置土地,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3万元。
现在,辛庄村招商引资的电磨面粉厂征地已经完成,拟引进5台电磨加工高端面粉,巨菌草加工包装车间也将动工建设。这些项目将有效增强该村的“造血功能”,实现“***”。
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
王华明深知文化惠民的重要性。他从市公安局筹资建起了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广场已完成了土建工程。他还建起了“农村书屋”,给跳广场舞的妇女们配备了移动音箱。现在,屋顶光伏发电的村幸福院建设也正在规划中,建成后可容纳15名老人居住,每年发的电出售后可收入7000元。
去年,王华明联系天津、淄博的14名企业家及8家媒体,联合其他市派“第一书记”,组织了“第一书记情系高青”系列活动,不仅为高青多个乡镇的17个困难家庭、寒门学子送去温暖,还成功为高青瓜农、菜农推销农产品10万余斤,带火了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高青西瓜”、“高青西红柿”等在中心城区的销售。
“扶贫团队”送来强力支撑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背后是市公安局的整个团队。”王华明经常这么说。市公安局党委对“第一书记”工作高度重视,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申延军要求“全局都要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市公安局11名党委成员分别结对帮扶辛庄村的一户困难家庭,已发放补助物资价值2万余元。局里还派出两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辛庄村两名五保户,为其送去价值1000元的“扶贫羊”。
2015年下半年以来,市公安局先后投入、协调资金30余万元,为村里进行了道路硬化、旱厕改造、绿化美化、文化活动室建设,安装了视频监控、太阳能路灯等,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安全,是唯一回家的路 ——淄博市“查保促”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现场侧记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