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叔,花这些钱没啥问题,都是为了给咱乡亲们办事儿,不要瞎猜!”在高青县芦湖街道业绩王村村务公开栏前,72岁的老党员王道祥给村级事务的“热心人”老王头说道。
为啥不是村干部的王道祥说得这么有底气?原来,每个季度他都和村里的村民代表一起参加村里的阳光村务工作会议,听取村“两委”对每一项开支说明,只有真正是为村里办事花的钱,才能记入村里的账目。就这样,村里的工作慢慢顺畅起来。
近年来,高青县芦湖街道党工委把党建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针对部分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村“两委”工作体制不理顺、村级重大事务和财务收支不透明、村民代表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以完善落实“四议两公开一审查”制度为抓手,创新实施阳光党建,着力提升村级工作规范化水平。
党员干部形象“阳光”下树立
“第一季度的评议,我得了五星级,以后更得好好干,下次要是得不上,还不让乡亲们笑话么!”高青县芦湖街道于张村党员刘玉合面对群众的评议倍感压力。这是芦湖街道党工委为1036个农村党员户挂牌,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活动,让群众为党员评级定星的一个场景。
开展阳光党建以来,芦湖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日常监督,让党员干部形象在阳光下树立。每个季度,村党支部都要根据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情况给每一位党员评定星级,激发每位农村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全街道开展“考勤治懒、评绩试能、树德述廉”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在284名村干部中,集中开展不作为、乱作为、贪腐谋私、执法不公问题专项整治,实行“双述双评”制度,每年末,根据年度工作目标,村干部、村级班子向党员和村民代表分别进行述职评议,通过下评上、上评下实现干部作风的“阳光”检验。
村级事务“阳光”下决策
“这个月,我们村是街道乡村连片整治的第一批试点,要对村前的300多米水沟进行整治,种植绿化树木,还要对村西南角这块空地进行硬化、美化,初步考虑建个小公园,也让村里的群众有个活动的好环境。这些活,我们村‘两委\’的干部商量过了,今天想听听大家伙的意见”。芦湖街道太平魏村里的阳光党建会议上,村党支部书记魏光美一丝不苟地给党员和村民代表汇报着村“两委”2016年第一季度“施政纲领”。芦湖街道今年投入768万元,实施沿黄六个村的连片整治工作,太平魏村就是第一批试点村。
工作怎么干,大家多商量。在芦湖街道,凡是村级重大事项均须提交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策。每季度村务公开前,由包村干部召集并主持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主职干部介绍工作开展情况,提出需要决策事项,商讨表决执行方案,结果及时公示、执行。村里的重大开支,严格执行街道《农村财务管理规定》,每名干部群众都清楚明白收支程序和权限,收支是否合法合规由群众评说。坚持季报账、季公开、半年审计制度,变账后公示为账前审议,村书记将每张单据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说清楚,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表决无异议后予以记账公示。
“这就是我们村里的参政议政大会。”太平魏村的魏新起这样来形容村里的阳光村务会议。今年以来,芦湖街道57个村已召开这样的“参政议政”会议200多次,决策村级事务700多项。
党的政策“阳光”下落实
“大娘,这是我们街道新编印的《民生政策汇编》,您看看,有什么需要办的事,可以打电话找我。”街道财政所工作人员白建学是苗家村的包村干部,借着周末时间,来到村里给每户群众送来了一本《民生政策汇编》。
为让辖区内群众更加详细地了解民生政策,芦湖街道在每月开展两次“民生政策赶大集”活动的基础上,采取“村村到”“户户到”方式,由包村干部逐户发放《民生政策汇编》,把相关政策发放到户、发放到田间地头,让群众成为民生政策的明白人、知情人。在惠民政策落实方面,通过公开栏、在服务大厅上板上墙等形式,告诉群众工作流程,及时公开公示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把落实结果给群众交代明白。
“群众满意才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落实政策的过程变为群众审视评判的过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张明光这样说。在农村困难户、低保户双“认定”工作中,芦湖街道始终坚持一环扣一环、一步一公示,上下一致,标准统一,最终有285户356人被取消低保资格,不仅提前顺利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而且还消除了困扰街道党工委多年的人情保、关系保问题,群众拍手称快。
党建成果“阳光”下共享
“我们村里路修了、村美了,还引进了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从一个省级扶贫村变为远近闻名的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富裕村,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芦湖街道菜园村党支部书记吴玉学自豪地告诉我们。
近年来,芦湖街道党工委引导各村立足实际、找准发力点,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争创特色品牌,探索致富路子,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集团式扶贫等模式,让村党支部成为扶贫攻坚致富奔康的主攻手。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组织社区干部、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包村夜谈,以情换心、以诚交心,以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持续在民生事业、民生项目上加大投入,率先在全县实施“保险助农”工程,为辖区5万亩粮食支付农业保险;投入900多万元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村级活动场所修缮;投资300多万元实施28.9公里村级公路网化工程;投入16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2300多万元优化辖区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为全力建设魅力芦湖、幸福芦湖凝聚了强大的干事创业正能量。
(李净李全斌)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