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从淄博市实际出发,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尤其是在服务民生改善、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改革成果。为全面深入反映淄博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从即日起,本报开辟《深化改革惠民生》专栏,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事项,深入解读中央和省市的民生政策,深度报道各级各部门的改革创新经验和惠民生举措,及时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改革问题,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以前,各种涉农信息、食品产业政策、宣传活动传到我们手上要先转几个弯,有时候等看到了就‘晚了三秋\’。现在好了,很多销售信息通过平台第一时间就送到了我们面前,西瓜销量直线上升。”高青县种植大户刘经理说起今年开通的“鲁中检测服务平台”时满是赞叹。
该平台由县质监局开通,主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们提供政务资讯、科技致富、经营指导和宣传服务等信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上述服务正是“互联网+标准化+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模式的环节之一。
近年来,高青县积极探索“互联网+标准化+检验检测+品牌认证+***”模式,全面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该县主持制定了《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山东省地方标准,并顺利通过审查发文公布,“高青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高青绿色农产品走上了标准化之路,建成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同时,布莱凯特、农凯米业、莱德农业、田源农业等一批典型农业企业建立起标准综合体,按照模块化理论建立了标准子体系及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标准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
有了农业标准化这个致富“法宝”,高青农产品身价提高了,尤其是高青大米、高青西瓜、高青西红柿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身价翻了不止一两倍。截至目前,我县已建成粮食、蔬菜、果品、养殖等各类标准化基地334个,这些基地在标准体系的指导下规范生产,将农业标准化贯穿生产全过程,用标准保质量、增效益,为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农产品。标准化手段助力农业产业转型,产业发展带动***。现在,这些农业标准化基地产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下转第七版②)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