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高青县木李镇茹窑村兴茹粮食合作社召开半年总结会。合作社理事长茹会向全体社员通报今年夏粮收获成绩单——350亩土地收获小麦192吨,粮食加工实现产值50万元。按这个势头,到年底,流转土地的农户不仅会得到每亩1000元的流转费,还会领到一笔不低的盈利分红。
***“嫁接”合作社是高青扶贫工作的一项创新,旨在通过发挥合作社优势,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茹窑村贫困户茹宗刚的脱贫实践最具典型意义。2007年遭遇车祸的茹宗刚原先种着8.8亩地,因为身有残疾他家一直广种薄收,一亩地一年仅有400来元收入。现在他把地流转给兴茹合作社,可以稳获一笔流转费,自己在村里的虾场打工,还获得了一块收入,戴了近10年的贫困帽子彻底摘掉了。
但土地流转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个别“失地”贫困户土地流转后无所事事,“吃饱了等饥困,睡醒了等饭吃”。该县扶贫办副主任毛海燕评论说:“***是养勤不养懒,扶贫不扶闲。如果说流转了贫困户的地,再把他们变成懒闲人那就有违***的初衷。”
该县精心挑选了310余家有实力的合作社,对贫困户实施“1+N”***;立足当地实际,筛选出二三十个种、养加项目,让贫困户单选或多选。
后崔村的崔新村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残疾单身汉。镇扶贫办工作人员找上门,让他从二十多个项目中选择一个,最终他选择了去临近的拖把专业村辛庄村绑拖把。在辛庄村华海拖把加工合作社里,崔新村被安排进绑扎车间,他与上游的老海和下游的永亮组成一条“流水线”。“上游的半成品不断堆下来,下游逼着我要货,不快干不行啊。”刚开始老崔一天能绑40秆,现在能绑到50秆。
把贫困户塞给合作社,合作社是否愿意?华海合作社理事长赵华海说:“在合作社,人员管理是个大问题,毕竟有些人懒散惯了。但合作社讲的是纪律和效益,必须按章办事;合作社按件计酬,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其实,华海合作社乐于接受贫困户,还有个赵华海没说出的另一个原因,接受贫困户的合作社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贷款支持。华海合作社最近就获得了30万元的扶贫支持。
是不是贫困户进了合作社就进了“脱贫保险柜”?完全不是那回事,毛海燕说。合作社发起人大多为农民,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经营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合作社就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搞土地流转的合作社,不管庄稼丰歉,土地流转费必须按合同支出。这实际是将风险转嫁给了合作社。”茹会说。如何规避风险?“我们兴茹合作社的做法是追求更高效益,延长产业链条。”合作社种植紫小麦、糯玉米等优良新品种,新上石磨面粉机,加工生产的“兴茹”牌石磨面粉全部卖进了淄博各大超市;利用旧村址招商引资,引进浙江客商养殖南美白对虾。按当前价格,30亩废弃地可获得15万元的经济收益。
为抵御市场风险,该县组织引导性质相近、上下游联系紧密的合作社通过联合协作组成联合社。田镇街道的莱德蔬菜合作社就联合了绿龙、逢军等8家合作社成立了联合社,与山东高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生产的蔬菜全部销售给山东高速30多个服务区。好年景蜡质玉米合作社也通过同样的做法,联合了兴茹、丰饶等几家粮食合作社,通过“云农场”平台统一购置农资、农机作业、粮食外销。小舢板变成了大航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境轩)4月19日上午,市委书记闫剑波来到房寺镇调研指导工作,实地查看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及土地整改等方面情况。闫剑波先后来到316综合改造施工现场、房寺镇小城镇建设现场、房...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