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玉米纱帐翠。近日,伴随着玉米收割机、秸秆运输车的隆隆声响,高青县木李镇5万余亩玉米已经全部开镰。秸秆运输司机闫新光师傅5点就来到农田,紧跟在玉米收割机身后,把打碎的秸秆装满车后,连忙转身向奶牛场驶去。
同时,记者坐上了他农用车的副驾驶位置。“坐好啊,车马上要开了。”轰隆隆的机鸣声让他不得不扯着嗓子说话。他今年47岁,家住青城镇石家井村,从事秸秆运输已经有5年时间。从他口中得知,闫新光平常在家从事运输行业,拉过西瓜,也收过棉花等,但是收益甚微,自从加盟木李镇丙申奶牛养殖基地后,每天平均就有了500元的不菲收入。“每年也就是干一个月的时间,这些收入完全可以供我的小儿子上学,心里真的很踏实,秋天的庄稼有了收获,我们这些运输司机也收获不少啊!”闫新光在青贮料场一边卸货一边笑着说。
记者再次跟随闫新光来到农田中,随后又坐上了黑里寨镇新赵村赵振山的玉米收割机,记者在驾驶室中看到,赵振山左手握住方向盘,右手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操纵杆,玉米收割机前端的割台时而抬高、时而降低,准确地将一棵棵玉米“吃进肚中”。透过后视镜,记者看到被粉碎的玉米秸秆有序地撒落在秸秆运输车中,前方收割后方装卸,一切配合相当默契。青黄相间的玉米秸秆,还能闻到阵阵清香味。
“现在这收割机操作技术相当先进,秸秆和玉米被收割机全部粉碎后,就是奶牛的高营养面包,若是玉米秸变得枯黄,营养就损失大半,所以,秸秆翠绿、玉米粒丰满才是收割的最佳时期。”赵振山驾驶的是美迪2900玉米联合收获机,这种收获机是玉米小麦两用机。“一台收获机的售价是51万多元,国家给补贴了10余万元!”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赵振山之所以买玉米收割机,是想着多赚点钱。每年秋收一个月的时间,除去雇佣司机、燃油、维修等十几天时间他能赚十几万元,这些收入占了他家全部收入的“大头”。
他的话音刚落,玉米收割机已经开到了地头,待五户连片的玉米收获完毕。收割机刚刚停稳,农户便围了上来。杂姓刘村计生专干齐云华说,现在这些新型农田作业方式,让农户和那些贫苦户们也尝到了甜头,不用削割玉米秸,也不用剥玉米皮,更不用运输秸秆,只要把这片庄稼的秸秆和玉米,按每亩650元的价格卖给奶牛场后,就省下好多人工费用,对他们来说,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赚其他的门路钱,收获也是很多的。
新报记者谭壮飞
通讯员石晓静
新闻推荐
新报讯(记者孙佳通讯员张洪)近日,三秋生产刚刚结束,高青县农机局又掀起了农机购置补贴报名的高潮,前来咨询、办理申请的农户络绎不绝。据悉,今年高青县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500万元。为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