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大年龄,干不了活,没想到还能靠着政府扶持的蘑菇种植项目每年分红,也有了稳定收入,我真是打心底高兴!”说这话的是高青县田镇街道宫家村村民宫文福。
现年76岁的宫文福,年老体弱,无儿无女独自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前几天接到通知,说再过几天就能领到400余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收益分红,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在田镇街道,和宫文福一样,有468户贫困户即将从淄博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领到今年的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分红。
今年以来,田镇街道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精准识别是基础。街道成立了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识别领导小组,严格贫困户认定标准、程序、流程,由农户申请,村干部摸排,村民小组评议,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审核,村委会公示,街道复核,最后在村里公告。通过严格精准识别,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006户1691人。
在探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收益分红模式的同时,街道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综合运用金融扶贫、技术扶贫、政策扶贫,使***工作有效、快速、整体推进。
宫文福就是街道财政扶贫资金收益分红模式的受益者。田镇街道辖区有6个省定贫困村,上级拔付6个村180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街道党工委作了深入调研和思考,探索提出了入股龙头企业,让贫困户获得资产收益性分红的模式。淄博兴邦农业发展公司是辖区食用菌生产的龙头企业,规模大、效益高、增收带动能力强。在征得6个贫困村“两委”的同意后,街道与兴邦公司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180万元专项资金投资兴邦公司,期限6年,6个村的264户贫困户折股量化参与分红,贫困户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该模式运行以来,得到贫困村及贫困农户的的认可,群众尤其是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喜在脸上,甜在心里。
田镇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好,街道党工委立足当地实际,将产业项目带动扶贫作为扶贫攻坚最有效的利器。
以街道9个重点扶贫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土地入股、劳务输出、技术信息指导为重点,带动了71个行政村的1006户贫困户1691人增收。
以“支部+合作社”模式为引领,田镇街道形成了莱德、盈茂、汇龙等9个扶贫产业化基地,办事处从流转土地、鼓励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各基地就近带动周边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基地劳务等方式增收。目前有600余人在各基地务工,人均增收2850元。同时,街道全力支持博惠、立德、牧荣等龙头畜牧养殖企业发展,企业通过项目就业、订购饲料等方式可带动75户98人脱贫。
脱贫攻坚的最大瓶颈,在于如何让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极其有限,无法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的贫困家庭实现自身“造血”功能。在这方面,田镇街道探索提出光伏扶贫模式,贫困户在帮扶单位的扶助下,无须任何劳动力,只需因地制宜利用屋顶、棚顶等闲置资源,一次性投入2.4至4万元资金,建设一个3至5千瓦的户用光伏电站,使用寿命长达25年,年均预期收益在3至5千元以上,一次投入,长久收益,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脱贫难题。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田镇的1000余户贫困群众愈来愈相信,他们的“富裕梦”已不再仅仅是梦。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保障***及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今年以来,高青县审计局采取多项举措,扎实推进村居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该局根据制定完善了《高青县村居审计办法》、《村居审计财务收支、经济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