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成
张兆成,高青县人,爱好文学,小学时看过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是最初对文学的启蒙。在战胜病魔的同时,也痴迷上了文学。
在我们村前的公路边上,有一位快70岁不知道名字的邻村补鞋人。他每次来到以后,先占下地方后,就去帮助别的卖菜、卖水果的小摊贩们忙,从车上抬下满筐的蔬菜,或是满箱的水果。直到有人喊他要补鞋的时候,他才从某个地方出来,开始他自己的营生。乡里乡亲大都认识,缝缝补补的小活,干脆不收钱;大点的活,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两块钱。打个鞋掌换个拉链的,收三五元钱的时候也很少。这里是个夜市,上午他已经赶了别的集市,有了一定的收入。来这儿,挣多挣少,就算出来玩玩。在家他也是一个人,还闷得不行呢!听说补鞋人年轻的时候,结过婚娶过妻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妻子走了,也没有生下个孩子。他对自己大哥的重孙子,很是稀罕。孩子下了学前班,奶奶接着从这儿走,不时下来车子,跟着他这个爷爷玩玩。他则少不了,去紧挨着的超市里,给小孙子买成盒的牛奶,或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他给别人补了很多鞋子,自己却没有一双合适的鞋子穿在脚上,经常见他穿着别人送给他的不合脚鞋,或是不合身的较新的鞋子和衣服。看多了他支在地上补鞋子的机器,呈三足鼎立的姿势,十分牢靠,不会因为用手摇动机器,而随便移动。支撑的这三根钢筋,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起来,都是一个大写的“八”字,同时,也极其像是一个大写在地上,立体的站立着成一撇一捺的“人”字。三根钢棍支在地上,像是一个赤脚的人,没有穿着鞋子。可是,那个态势,看上去,又像是一个大踏步向前飞奔的人,自信而笃定,不持怀疑,不左顾右盼,极其专注地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走下去。没有因为自己给别人修补了很多双鞋子,而自己依然赤着三只铁脚,而怨天尤人。对待自己的客人,每次都是一张笑脸,迎接和送走每一位前来光顾的客人!他们虽然从事着算不上职业的职业,却能自食其力,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挣一碗饭吃。他们就是一个走在大地上,足音跫然、大写的人!
哪怕被人们偶尔想起,和用着。只要被人需要着,就是幸福着的人!当你不被别的人需要,而没有一点用处的时候,你也就快被飞转的生活车轮甩出去,被这个社会淘汰;同时,也就是你快从人群里消失的时候了!
况且,岁月不饶人,随着这些补鞋的老年人,逐渐老去离开,年轻人又不愿意干这个又脏又累还挣不着大钱的活,到时,人们想修补一下衣服鞋子和书包的时候,到哪寻觅他们的身影呢……
编者的话:张兆成老师的散文《补鞋的人》,从小人物着眼,从小事情入笔,通篇没有华丽的语言,朴实而透着真情。
新闻推荐
车辆挡道被举报一查竟是套牌车晚报讯(记者商萍萍通讯员姚文浩)车辆停在了别人的厂门口,阻碍他人正常出行,员工无奈向高青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反映。没想到民警一查才发现,这竟是一辆套牌车。目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