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第一书记”王华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组建合作社,“空壳村”成聚宝盆

来源:齐鲁晚报 2016-11-1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在田间地头上,王华明(图中)和村民亲切交流。他喜欢和时间较劲儿,每日早上班晚下班,学习到深夜是常事,工作表总是安排的密密麻麻;他很愿意和地头上的老农交流,总是询问他们的需求,常跟他们一块儿下地抡起锄头干活;他开朗健谈,做事认真,村民有个啥事儿都愿意找他帮忙;他对待工作很较真儿,仅半年时间,先后协调资金110万元,实现了村里的道路硬化、旱厕改造、太阳能路灯、绿化美化、文化广场等民生工程,使小村庄变了大模样。他,就是淄博市公安局派驻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的“第一书记”王华明。

本报记者巩悦悦

缺农村工作经验

他挨个村子“取经”

去年6月份,王华明来到了省级贫困村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刚进村,王华明一眼看到沿街的几处危房,仿佛很容易就会坍塌下去。主路两侧的房屋建筑参差不齐,道路两旁仅有几盏路灯,村里垃圾桶随意摆放着,不少苍蝇蚊子飞来飞去,村子的颜色除了灰色水泥路就是黄土,看上去毫无生机……虽然有所准备,但王华明亲眼所见后还是大吃一惊。

通过跟村委领导班子的交流,王华明才知道辛庄村是一个仅有45户人家的小村庄,其中困难户就占了11户。全村有550亩土地,人均土地3.7亩,是花沟镇人口最少、人均土地最多的村庄,集体经济为零,是典型的空壳村。经过走访,王华明发现辛庄村具有土地优势,但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再加上没有门路,土地利用率不高,村民的创业热情很低,导致村里产业结构单一。从机关单位走出来的王华明,很清楚自己缺乏在农村工作的经验,为了补齐“短板”,他从周边村子挨个“取经”,学习人家的思路,前前后后跑了高青县100多个村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充电”,王华明决定在村里土地上做文章,深思熟虑之后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村里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

工作吃“闭门羹”

整理思路继续上

成立种植合作社,可以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参股土地以每亩500斤玉米和500斤小麦的市场价格折现为底金,这意味着村民不劳动就可以拿到钱,效益好的话年底还会有分红,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还能到合作社打工挣钱。王华明满怀信心的将这一想法告诉了村里百姓,很快,他的想法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大部分村民同意入社,但有3户村民坚决不同意流转土地。

“没有做不通思想工作的群众,只有不会做思想工作的干部。”想到这里,王华明主动请缨揽下了这3户村民的说服工作,挨家挨户解释。其中一户村民柴某在外地打工,不经常回村。有一日,王华明听说柴某回来浇麦子,赶紧找到她。“王书记,又来找我了?再找我也不加入。”柴某边干活边说。王华明知道群众工作不好做,但还是耐心给柴某作解释,向他谈村子未来的发展及村民的出路,从早到晚,一直讲到柴某浇完地回家。柴某到了家里,一家人就准备吃饭了,王华明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好先离开了。在回去的路上,王华明心里感觉很失落,心也凉了大半截。

在经过和其他村民沟通了解后,王华明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辗转好几个小时,找到了柴某的父母、公婆等亲友,“组团”去做柴某的工作。在3月23日,柴某终于打来电话,“王书记,我想通了,我也申请加入种植合作社,明天就去村委签入社协议。”王华明听后长舒了一口气。

只想让老百姓

过上幸福日子

不仅如此,王华明还带领20余名村民代表及村“两委”成员到寿光、临淄学习特色种植,到高青县茹窑村等地参观学习“村社合一”,探寻出路,打破传统的玉米、小麦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地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合作社,发展循环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辛庄村已配备了自动化打药机等农业机械,肉牛养殖产业也从无到有,存栏量达到40多头。通过合作社集体经营,辛庄村集体年收入能达到3万余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将增加1000元,村民对脱贫致富也越来越有信心。

“经济搞上去,文化就要跟上来,要不然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村子的颜色太单调没有生机,王华明就特别邀请了园林设计专家来到辛庄村进行实地考察,沿街废弃院落规划建设杏园、苹果园、海棠园等8个主题花园。目前,初步绿化已基本完成,共植树400余棵,还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装上了监控,实施了道路硬化和旱厕改造。下一步,王华明打算继续推进“村社合一”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让村民们过上幸福日子。

新闻推荐

山东省每15人就有一个“老板”,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5%,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真没想到这么快,以前建新厂要跑一年的手续,这次三四个月就办完了。”位于山东高青县的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学宁说,项目完工后政府多部门联合验收,不用再每个部门等,真是感到从...

相关新闻:
城镇化宜两头发力2016-09-05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第一书记”王华明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组建合作社,“空壳村”成聚宝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