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高青农民洪学卫的“双城生活” □本报记者 杜清亮 通讯员 李峰

来源:淄博日报 2016-11-1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姐妹们要我七点半去公园集合,参加广场舞排练。晚了点,我就落单了。”11月10日下午五点多,高青县黑里寨镇洪辛村洪学卫给邹平魏桥创业集团送完货,回到家中刚倒了杯热水还没来得及喝,妻子王大红就催着赶紧出发去他们的另一个家。

洪学卫换下旧衣服,大门一落锁,汽车一溜烟地朝县城方向驶去。

今年51岁的洪学卫当过村委会主任,前两年还是个地道农民,如今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城人”:白天当农民,晚上当市民,一个冬天“猫”县城,三个季节忙加工。作为曾经的“老村干”,他如今带动5个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洪学卫的新家在县城银岭花园小区,一个140多平方米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前后通透,装饰简朴。上楼之后,换鞋、洗脸、脱衣,不经意间,站在记者眼前的洪学卫两口子竟像换了个人似的。

“我这房子是2011年跟几个老师和老乡一起团购的,当时房价是4000多元/平方米。”洪学卫说,这套房子花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还欠了点外债。“几年前家里建了‘四面硬\’的小院,本来没想买楼房,可两个孩子在县城一个上班、一个上学,不买不行了。再说,看着别人进城买房,咱心里也是很羡慕。”洪学卫坦言,在农村,土地搞起了大流转,进城买房是大趋势。“现在农村里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再下去几年农村就成了老人村。一般情况是,孩子在哪,家就安在哪。”在洪辛村,当时和老洪一起买房的有三个,之后又有几个陆续在县城里买了房子。

洪学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绑拖把,在济南市东营市、张店区等地积累了不少客户。绑拖把在农家小院里就能干,进了城难道在客厅里绑不成?记者心里起了疑惑。洪学卫告诉记者他的办法是:春夏秋三季,接到订单在家干,冬天就“猫”在楼房里“发遥控”——将接来的订单外包出去,待货品回收上来,要么自己送,要么委托别人送。

吃过晚饭,王大红一摞碗筷,换上服装就忙不迭地往外跑。城中的芦湖公园与芦湖小区仅一路之隔。夜幕降临,公园里尽是休闲娱乐的市民。如今王大红成了芦湖街道芦湖社区广场舞俱乐部的成员,而洪学卫吃过饭则和在城里住的老乡一块去公园遛弯。

“家有两套房,城乡随便住。在村里待久了就来城里住个新鲜。在城里想家了,就回村里看看。”说到这里,洪学卫担心的还是日后的养老问题:现在他和妻子既能干也能赚,可有天干不动了,咋在城里生存?目前洪学卫正计划给自己和老伴各买一份保险,就算将来挣不来钱了,毕竟还有份保险。

新闻推荐

刘涛在城镇责任网格管理暨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会上要求健全职能机构 统筹城乡管理

本报讯(记者刘智)8月30日,全市城镇责任网格管理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交流经验,推广先进做法,对下步城镇责任网格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等工作进行再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青农民洪学卫的“双城生活” □本报记者 杜清亮 通讯员 李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