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青县,一条条平坦的农村公路,干支交错,衔村连落,一辆辆拉粮车、运菜车、装货车畅行其间、来回穿梭。这四通八达的千里农村路网,成为修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路”、“民心路”,也使许多原本闭塞的村庄驶入快速发展的“主车道”、“快车道”。
高青县是农业大县,全县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多年来,由于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大,农村公路大都年久失修,由于道路出行困难,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制约了群众的对外联系和交流。近年来,高青县交通运输局立足部门职能,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完成投资5亿元,组织实施了网化工程、县乡道改造、国防路建设、赵班路改造等工程,积极加快推进农村路网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多公里,为发展农村经济、方便群众出行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年,高青县交通运输局被中国交通发展协会、中国交通运输企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乡村道路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务员局表彰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
“路平路稳路顺畅,通乡通村通民心”,这是高青县木李镇一户农家门上的对联,这是一曲关于“路连民心拓通途”的赞歌,更是农村群众为感谢党和政府把路修到了家门口而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耿业亭在青城镇上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多年,该镇前两年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的时候,他整天走村串社,加班加点地紧张忙碌。“事实表明,一条乡村公路,可以改变一个乡村的历史,改变一个乡村家庭的命运。凡是修通乡村公路的地方,农民都走上了致富路,光棍村都娶上了新媳妇!”这是他在村民大会上对“要致富、先修路”的真切而激动的诠释。
农村道路发展给高青县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有力地拉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木李镇三圣村村支书王恩峰说:“过去他们村没公路,遇上下雨天,新下来的蔬菜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地烂在地里,如今,菜贩子直接能到菜地谈生意了。”
黑里寨镇经家村是拖把生产专业村,村内户户有产业,全村户,拥有大小车辆多辆。村前的赵孟路因为年久失修,运输拖把的货车无法通行,车辆出行必须绕道,多花近一个小时。村民周修河说,现在便利的交通不仅降低了村民的运输成本,还吸引了大量的客户,增加了订单量。
木李镇赵家庵村有的务工经商人员想转让土地,但由于村粮田地处在镇域偏远地区,道路不畅,每逢多雨季节更是泥泞难行,大型农用机械进不来,土地根本转让不出去。自打修通水泥公路后,村里的村民都将自己承包的粮田地入股,成立了小麦种植合作社,大型农用机械也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种粮大户,群众收入打着滚地往上翻。
路通道畅,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高青大地呈现出路通人和百业兴的喜人景象。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村级管理,近日,高青县田镇街道开展村级班子届中“回头看”活动,对村班子结构和运行状况、村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