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80后农民李震:农机发明搞出大名堂 □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张洪

来源:淄博日报 2017-05-11 11:26   https://www.yybnet.net/
过去农民播种夏玉米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播种机走上一段后,地里散落的秸秆特别是杂草就会缠在耧腿上,不及时清理播种机就走不动了。今年夏播到来之际,从高青县传来好消息,80后农民李震发明了夏播玉米保护器。“无论地里的秸秆和杂草多厚、多长,这种机器都能瞬间清理干净,确保不堵耧腿。”李震介绍说,“我还因此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农机具发明专利呢!”

日前,记者带着好奇来到了位于高青县城南的高城镇明理村一探究竟。走进李震的工厂车间,看到十几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搞切割、有的在焊接,接下来是冲压、组装……各工序井然有序,时间已近中午12点,可工人们仍没有停歇的意思。

“这批是装有摆环式小麦秸秆清理器的播种机,准备发往安徽阜阳,全是前段时间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春季农机博览会上拿到的订单,现在每天都加班加点生产,以免耽误了人家三夏使用。”如今李震已是高青知农机械厂老板,他告诉记者,这机器在全国订货会可是抢足了风头,客商赞不绝口,除了省内青岛、聊城、东营、泰安等地的客商,还有来自安徽阜阳、河南洛阳、河北邢台的,共签下了1500多台的订单。

这种摆环式小麦秸秆清理器是李震于去年研制成功的,历经了多次试验。“之所以也叫夏播玉米保护器,是因为它不仅能及时清理播种机耧腿前的秸秆和杂草,还能有效防止断垄、缺苗现象,播种质量好,作业速度快,给机手带来的作业收入也高。”李震介绍说,“为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秸秆还田成本低,还能有效培肥地力,实现节能和循环利用,是秸秆转化利用的主渠道。我觉得,尽管自己的发明只是解决了播种上一个环节的问题,可意义不能小瞧。”

“以往麦收过后,看着地里的杂草和散落的秸秆就犯头疼,播种时老堵耧腿,不是播种机走不动了,就是耧腿被堵着不能下种,于是就想把秸秆一烧了之。现在有了这种秸秆清理器,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正在车间现场参观的明理村农民李东峰高兴地说。

李震这个80后农民确实不一般。几年来,他通过潜心研究,已先后研发出了多种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包括小麦播种机螺旋平土器、两行单粒覆膜播种机、小麦秸秆还田玉米播种一体机和小麦旋耕播种一体机等,深受农民欢迎。

新闻推荐

两幅齐文化名画

□毕义星徐悲鸿油画《田横五百士》范鲁国画《二桃杀三士》齐文化博大精深,引得众多艺术家竞相折腰。尤其书法家、画家的书画,论佳作何其多也,“触目见琳琅珠玉”。可是,有两幅画作...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80后农民李震:农机发明搞出大名堂 □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张洪)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