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记者李承琳李艳)“这样的宣传活动多好!”昨日上午,在淄博市“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现场,本要给家里孩子买书的市民徐娟被现场宣传吸引,停下了脚步。“我们农村环境闭塞,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缺乏防范意识,容易上当受骗。希望以后这种活动‘进村入户\’,到农村大集上多宣传!”徐娟说。
当日,淄博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市区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在活动现场设立“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政策咨询点,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宣传打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记者了解到,今年“5·15”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打击防范经济犯罪,护航改革,保障民生”。活动现场布设的宣传栏里重点揭露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和假币、证券期货诈骗经济犯罪的常见犯罪手法和危害性,并列举了虚构民营银行民意发售原始股吸收存款、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等披着“新衣”的非法集资新形式。
“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非法集资活动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手段,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许多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对其缺乏了解,易上当受骗,给非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打击非法集资的宣传很有必要。”张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吕成家提醒市民,非法集资一般是以承诺高额回报,暴利引诱为主要手段,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对于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市民对于此类经济犯罪的防范,首先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高额回报”投资项目时要冷静分析,提高识别能力。
新闻推荐
淄博市2014年度“关爱套餐”出炉 “十件实事”普惠全市妇女儿童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