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德对待患者,“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德技双馨的“明医”
“原来在病房里认识的病友大多数都已经走了,没想到我还能多活这么多年,能够看着孩子长大成人,享受天伦之乐,这得谢谢王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是一位女性患者,十几年前,她36岁时,因恶心、乏力、尿少、浮肿来市第一医院就诊。经检查,血肌酐550umol/L,尿素氮21mmol/L,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期。给予西医对症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病情进一步加重,医生建议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的严重副作用和高昂治疗费用,都令患者濒临绝望。辗转来到中医内科,王传德对症下药,治以补肾温阳,活血利水,兼清热解毒,降浊解毒。给予用桂附八味丸、复方益肾汤加减。2个月后,患者血肌酐降至350umol/L,尿素氮降至16.8mmol/L,重拾治疗的信心,坚持中药治疗16年,目前患者肌酐水平一直保持在132umol—290mmol/L之间,病情稳定。
一位76岁的老人声音沙哑,咽喉部疼痛2年,被诊断为声带恶性肿瘤。四处寻医问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渐加重。2013年8月,来到市第一医院就诊,王传德认为,患者年高体弱,虽然存在很多中医普遍认为的本虚,但大便干硬,面红目赤,舌苔黄厚腻,一派实热之象,遂处方大承气汤加减,一剂知,二剂已,服用三剂后患者诸多症状明显减轻,坚持服用中药1年余,患者咽喉部疼痛基本缓解。复查:声带肿瘤较前变小。“王大夫能够抓住病症要害,方药对证,真是药到病除。”患者赞不绝口。
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甚至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
一日,两位来中国做贸易生意的埃及人,前来求诊。一老一少,却是相同的病症:胸闷、头痛。王传德切脉后,准确地说出了两人近期身体出现的一切反应与各自不同的嗜好。陪同翻译的话音刚落,两人瞪大了眼睛,惊异不已,连连点头。拿到处方,又疑惑起来,明明是相同的病症,为何处方却不一样,王传德耐心地解释,因二人嗜好不同,体质不同,虽然症状相同,用药却不可一概而论,这正是中医的“辩证施治”。两位外国人听罢,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Great!Great!Great!”
德技双馨是对一位医者至高的赞扬。
采访中,不论是中医门诊还是住院部,提到王传德,医护人员与患者都会这样称赞他。“什么病,怎么治,更适合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说得清清楚楚。”“不论在哪里找到他,随时都坐诊。”“经常帮病人垫付药费,出车费,帮助一些困难患者。”
采访中,王传德告诉记者,要做“明医”,而不是“名医”。“明医”就是明明白白的医生,不仅是对自己不断提升医术的要求,更是医德的根本原则。对待患者,“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患者适合西医治疗,就绝不再进行中医疗法;自己看不了的病,就推荐更好的大夫;患者情绪激动,就要首先安慰患者;患者不明白医理,就耐心讲解。“自己明白,患者明白,这是一个医生的良心与职责。”
攻克顽疾的“精医”
从医32年,王传德没有停止过对医学的钻研。面对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慢性肾衰、尿毒症、中晚期肿瘤等种种疑难病症,王传德不断突破,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医生,我只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就是能为患者治好病,这也是我30多年来,坚持钻研这些疑难杂症的动力。”
慢性肾炎蛋白尿,病程长,难根治,易复发,成为困扰无数患者的顽疾。王传德根据多年临症经验,首次提出了运用“塞流、澄源、复旧”治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塞流,即截流止涩,固摄精微,消除蛋白尿;澄源,即辨证求因,澄清本源,消除蛋白尿;复旧,即治病求本,健脾补肾,贯彻始终。他撰写《塞流澄源复旧治法在慢性肾炎蛋白尿中的应用》,被评为山东省第六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获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同。
他结合临床经验,自拟“二四六地黄汤”系列内服药方,将中药肠滴液直肠滴入,配合外敷肾腧穴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运用中医药控制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进展中,他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两虚为本,痰湿瘀毒为标,提出“益气健脾,补肾固本为主,兼以祛湿化痰,泻浊解毒以治其标,活血通络贯彻始终”的治疗理论,自拟“大黄保肾汤”内服药方,配合研制的“中药肾康袋敷脐”,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他的《中药肠滴液与外敷肾腧穴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临床研究》、《中药肾康袋敷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两项科研成果均获淄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传德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运用交九贴配合膏方平衡阴阳,补益元气,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虚寒性疾病,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他运用中医内病外治理论治疗慢性疾病,研制的“消瘤止痛膏”治疗中晚期癌瘤疼痛,“金水定喘膏”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症,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病痛的折磨是患者之痛,也是王传德之痛。精医的征途上,王传德不会止步。
治未病的“上医”
市第一医院国医堂中医内科的诊室中,问医求诊的病患络绎不绝,面对这样的场景,王传德却内心沉重。“做了32年的大夫,时间越久,发现看不了的病症越多,越觉得我们不能仅仅去治已病,被疾病牵着鼻子走,而要治其未生,治其未成,去‘治未病\’,这才是根本远离疾病的方法。”
长久以来,由于生态环境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增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疾病谱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现代医学理念也逐渐趋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如今,构建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保健体系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市第一医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在王传德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应运而生。服务中心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健康状况,为患者提出系统的个人保健建议,通过针灸按摩、拔罐刺络、冬病夏治、膏方调养、全息经络刮痧、子午流注开穴等特色疗法,达到养生保健、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定期举办“服务百姓、健康淄博”百姓健康公益大讲堂,并做客博山广播电视台、企事业单位进行健康讲座,普及“治未病”的医学理念与预防保健知识,提高群众的“治未病”意识。
在“治未病”的过程中,王传德注重亚健康的防治。“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发病或痊愈的转折点,积极干预,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伴随现代文明而来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疾病,已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目前尚无特效药,而这类疾病往往由亚健康演化而来,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中医‘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缓解,让人们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
王传德认为,治未病,消除亚健康,养生是基础。中医养生是一门实用学科,不仅讲究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和调腑脏、疏通经络等理念,还包含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武术等多种养生技巧。“正确的养生方法,能够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从而达到理想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限。”
“治未病”是王传德32年从医感悟,也将是他今后从医生涯致力的方向。
在良医济世的道路上,王传德,仍在不断探索。
相识齐医中国名医
王传德,生于1962年,山东省淄博人。淄博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淄博市首批名医,淄博市首批专科专病名中医。承担并完成淄博市科委科研课题5项,其中获淄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出版临床专著2部。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2年,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内、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均有造诣。尤其对难治性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慢性肾衰、尿毒症、泌尿系感染、结石症、中晚期肿瘤、脾胃病、肺系病、老年病等疑难病症具有独特的治疗经验和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积极倡导“治未病”预防保健的养生理念,深受同仁和患者认可。
他善于抓住主症,明察秋毫,对症下药,成就了患者口中的传奇。
他首次提出“塞流、澄源、复旧”治法,自拟“二四六地黄汤”等多个药方,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攻坚疑难杂症的精医途中屡屡创新。
他致力于构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让人们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是他的毕生夙愿。
他,就是淄博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王传德。
新闻推荐
淄博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前7个月过亿美元 淄博“高精尖”海外闯市场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