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用精彩人生丰富平凡之路 ——访淄博业之峰装饰公司设计总监 张冰

来源:淄博日报 2014-09-16 18:45   https://www.yybnet.net/

□郝雪

十五年,在时间的长河面前,这至多就是个起步级的数字,但是,对于一个人而言,尤其对于一直坚守在同一个行业、与行业同进步的个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型的考验和锤炼。

作为本土一名从事设计行业达15年之久已经小有名气的年轻设计师,淄博业之峰装饰公司设计总监张冰的经历可谓精彩纷呈,他用15年的丰富经历向我们讲述了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徒到如今回归课堂担当起为人师的角色的成长之路。作为淄博业之峰装饰公司的“元老级”员工,十余年里,张冰与公司同进步,从青涩学徒到清华大学的特聘讲师,他的经历值得很多年轻人学习。

是什么让他一直坚守本心,在设计的道路上坚持至今,并且愈发得心应手?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间接或直接影响的设计师,让我们从他的成长中感悟他的魅力,体会他的设计哲学和艺术人生。

关于工作:

保持热情寻找乐趣

接触与艺术相关的从业者,往往给人留下一种另类孤傲的印象,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般,是特立独行的一类。但当我与淄博业之峰装饰公司设计总监张冰真正开始沟通后,却颠覆了我的想法。

与张冰的访谈进行的相当轻松,从他侃侃而谈的言语中,不难感受到他的睿智与幽默。

绘画专业出身的张冰,在近十五年的设计生涯中,积累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财富。

谈及过去的经历,张冰坦言,十分感谢在大连求学时期的打工经历,正是因为这份珍贵的经历,开启了他与人沟通的大门。“学生时代的我,总是羞于与人交谈,直到离开家去大连求学,为了很好地让自己得到锻炼,我才强迫自己与人沟通,渐渐地,我发现已经不再怵头与人交流了,这为我日后能够更加愉悦地和客户交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被问及是何种原因促使他在此行业中坚持至今,并且时刻保持激情时,张冰的回答不假思索:“首先是爱好,我爱设计,因此能够在工作的不同阶段找到不同的乐趣,这让我有想要继续做下去的冲动。其次就是客户对于我的鼓励,每当做完一个方案、完成一个工程时,我能够收获一份来自于客户的真诚的肯定。所以,经历了家装行业这么多年的浮沉,我依然在设计的道路上乐此不疲地工作着。”

当然,张冰也坦言,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与诱惑,但必须要坚持住,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只有在成长的道路上耐得住寂寞,才能等到属于自己的那道绚烂彩虹。

而针对设计行业中频现的“潜规则”现象,张冰也由衷地希望行业设计师能够团结起来,保持设计初心,做到“诚意正心”,为行业带来更多正能量,阻止“吃回扣”等不良风气的蔓延,净化行业规范,提升家装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细细体会,作品如人品,斟酌张冰在十五年设计生涯中的每一次提升与感悟,我们不难体会到他作为一名设计师应具备的深深的行业责任感。

就在今年,张冰被清华大学聘为特聘讲师,成功地由“幕后”转向“幕前”。

谈到自己今天的成就,作为淄博业之峰“元老级”员工,张冰十分感谢公司良好的平台与悉心栽培,从初到公司几个月不接单的设计师到如今的设计总监,再到成为清华大学聘为特聘讲师,一路走来的经历让他更加感恩公司给予的学习机会与交流平台,这也为他设计“内功”的塑造打下了严实的基础。

关于设计:

用心聆听用心感悟

毫不掩饰地说,在见到张冰之前,我对他所擅长的中式风格家装设计持有怀疑态度。

如果说中式风格的工作室并不足以证明他擅长中式的优势,那么当他对笔者谈论起中国古代文化时,之前的疑虑已经不复存在。古朴沉稳的大门,书桌与座椅均是暗色系的木质材料,在他的办公空间存在着很少一部分的现代元素,如果要说有的话,那便是中式书橱内存在着的国内外设计书籍了。

张冰表示,去全国各地甚至出国考察和翻阅经典的设计书籍,是积累设计素材与寻找灵感的有效方法。但,设计终究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也是设计的灵感的取材宝地。

多数设计师在初涉设计领域时,设计风格多大胆、创新,对于房间的实际使用价值考虑甚少。但经过几年历练后,随着年龄以及阅历的增长,其设计作品会开始求“稳”,这种“稳”并不是缺乏创新,而是去掉了原有作品中“华而不实”的部分,更多地将焦点聚在如何提升空间的利用价值上。他们往往会考虑到一个“家”的实用性与长久寿命,而更希望将中国的文化融入其中。

这时候,往往考验的更多的是设计师的“内功”。以一个善于设计中式风格的设计师为例,当设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对中国的历史不够了解,是很难设计出优秀的中式风格作品的。而这种内功的修炼,便是你平日里的大量积累。

在张冰“观于眼,汇于心”的设计心语中,他更多地强调用心去聆听、去感悟。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感知,才能领会事物的本质含义,同样,在课堂上,他时常对学生强调这一点。也许正是他的这份用心,使得每每设计的作品都极得人心。

都说设计师是敏感的,也许正是这份敏感,才能够让他们发现许多生活中我们不易发掘的细微事物,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大作。比如北京长城脚下公社,汇聚了亚洲顶尖设计师的设计精华的中国新建筑奇迹,也成为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的艺术品。

在张冰的心中,对于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时空是有限的,但设计却是无限的。成功的作品能够世代相传,可能过百年千年,它依然会留存于世。能够用心地将自己每一次的作品做到极致,这便是设计师的责任。作品无大小,只要有内涵,足够的时代意义和超前的设计理念,都是可以传世的。因此,张冰也提倡行业内设计师们应在设计之余深度挖掘自己的知识宝库,让自己的作品更具说服力和传承性。

“用心去丰富设计作品,注重创作过程,那么花开也会有声。”我想,这应该是张冰在其十五年的设计道路上悟出的最宝贵财富。

关于教学:

教学是互动而不是灌输

平日里,张冰喜欢观察生活。比如外出考察时,将用心发现的事物用相机记录下来,再仔细研究。凭着他对绘画的热爱和对设计的热衷,张冰在设计这条平凡而又精彩的道路上行走了近十五年。

如今,已经成功升为大学讲师的他,正将自己所理解的设计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希望能用正面的能量去影响更多的人,端正他们的设计心态。

当得知自己被聘为清华大学的特聘讲师时,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兴奋之情已经压过了紧张。“兴奋,前期的兴奋让我连续失眠。但兴奋过后的压力,更让我失眠,当老师不同于做设计,你需要与学生不断地沟通,还要做出正确的引导,这非常考验你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我生怕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够好。这种疑虑在正式开课后便烟消云散了,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而不是一味灌输,这种授课方式令课堂上的紧张气氛全无,学生们也能更好地打开设计思路。”

培养想法再去实践。

这是属于张冰的独特的教学方法。

“讲课往往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说教,会常常更新,授课方法也是一样,把基础理论说的通俗一些,把实践的东西加进去。培养学生要先培养思维,再有想象力,活跃思维后,慢慢地去欣赏和读懂那些基础知识,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我们讲设计不去说自己是怎么设计的,往往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好的想法保留下来,不希望学生基础好却没有想法,而是有想法后再去实现,体会到基础知识的力量。”

几次实践下来,张冰活泼的教学方式也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课堂上的他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他注重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他希望,在未来的新生代设计师中,能够注重心态的培养,因为一颗良好的心态,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

后记:两种身份,让张冰在设计师和教师的身份中转换,对于教师的身份,张冰没有丝毫不适应,反而很享受和学生交流新鲜思想的过程。

谈及现在的工作,张冰坦言,设计让他“根本停不下来”。设计风格的突出以及对设计作品的用心,已经让他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正是这些“粉丝”的“催促”,以及对他作品的高度认可,让他在设计的行业中坚持到现在。加之其本身“固执”的性格,在初涉设计时便立志要在本地的设计领域中做到模范的带头作用,成为当地的引领者,让良好的城市设计氛围与环境起到提升。

新闻推荐

“银农杯”淄博市第三届农业创业大赛、第四届农业创意设计大赛暨“乐物网杯”淄博市首届农产品精品展销会(两赛一展)于近日举办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精彩人生丰富平凡之路 ——访淄博业之峰装饰公司设计总监 张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