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好媳妇薛美英:用爱撑起一片天

来源:淄博晚报 2014-10-21 17:07   https://www.yybnet.net/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薛美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一颗善良的心,倡导了一种美好和谐的社会风尚,用一种朴实的情怀,将二千年前圣贤们的孝道演绎得淋漓尽致。

常人看来,女人就该是守妇道、主家务、相夫教子,而早在1988年,刚刚三十岁出头的临淄区朱台镇南高村妇女薛美英却萌生了办企业的念头。世俗的偏见、怀疑甚至反对声中,薛美英与丈夫李东四变卖了所有可卖的家产,用总共5万元钱创建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塑编包装袋加工厂。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事业,薛美英的心中有个信念:“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路在人走,只要有信心,钢梁磨成针。”

缺资金、少经验,薛美英夫妇的创业之路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而成功的喜悦还遥不可及,不幸却已早早降临。1989年,丈夫李东四的二嫂撒手人寰,二哥患上严重脑疾丧失了劳动能力,留下两个9岁、11岁的侄子无人抚养。当时还时常为几百元货款彻夜难眠的薛美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敞开博大的胸怀,向二哥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作为婶婶,她把两个侄子接来家中,和自己的一对儿女一起抚养。之后又把脑疾的二哥接到家中,精心照料。从此以后,儿女吃啥穿啥,侄子就吃啥穿啥,上学、结婚、工作,作为婶婶的薛美英做了一个合格母亲该做的一切。

在临淄,一提起薛美英的爱心之举,许多人如数家珍,一件件感人事迹已被传为佳话。叔伯公公家一位堂哥家庭困难,三十四、五岁了还没能娶上媳妇。薛美英主动出资给堂哥盖了房子,四处说媒给堂哥娶了亲。还让堂哥一家在厂里吃住,给安排了工作,每月按时发近千元的工资。2005年,丈夫大嫂和大嫂家孙子先后重病,薛美英出钱出物,独自挑起了经营企业的重任,让丈夫李东四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程照顾大嫂一家。每当说起这些往事,朴实的大嫂一脸感慨:“没别的,这个弟妹心眼太好。”

外人羡慕薛美英的成功,说她是女强人,耿直爽快,处事果断,有男人般坚强的品质。可薛美英的家人都知道,她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家庭小作坊已经发展成为知名的民营企业,同时薛美英的善举也从未停歇,抗洪救灾,她捐款捐物不留名,修路办学,她慷慨解囊。谁家有难,她伸出援助之手,路遇老弱病残,她全力救助……薛美英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晚报记者沙红翠实习生徐豆豆)

◎记者手记

全国百名道德模范、感动淄博人物、山东好人、“中华各界行业杰出人物”……在薛美英的书橱里摆着众多荣誉证书,而一个个“文明家庭”的证书和奖章却被端端正正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薛美英说:“每当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温暖大家庭时,我心里一切的艰辛和付出,都转换成了一种甜蜜的幸福。”

这是一种甜蜜的幸福。薛美英在多次颁奖典礼上都说过同样的一句话。孝老爱亲、事业有成……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尚且不易,何况一个女性!薛美英却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大家庭、一个知名的民营企业。

但人分身乏术,要同时兼顾这些,势必要放弃很多,而她选择放弃的就是个人的安危和享受。我们要向这样的女性致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新闻推荐

淄博市召开化工和医药行业发展规划宣讲会 推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好媳妇薛美英:用爱撑起一片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