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博物馆,城市的新名片

来源:淄博日报 2014-12-12 04:42   https://www.yybnet.net/

齐都文化城博物馆群内的大顺世界钱币博物馆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近年来,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淄博市民间收藏呈爆发态势,各种民间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兴办热潮方兴未艾,各区县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群,尤其临淄区联合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建成“齐都文化城”,将“地下博物馆”搬到了地上,建成了独具魅力的“博物馆群”。

□本报记者王敏琴

博物馆是一个集中展示文化传统的场所,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厚度。齐国故都临淄,因承载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故城内城外、地上地下,文物浩繁、古迹遍布,素有“地下博物馆”的美誉。为延续历史文脉、打造艺术品牌、凸显文化底蕴、造福一方人民,近年来临淄区联合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建成“齐都文化城”,将“地下博物馆”搬到了地上,建成了独具魅力的“博物馆群”,成为城市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顺乎民意顺势而为

建设齐都文化城,不是临时起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的精神需求大大增加,担负着传播文化、展示艺术的功能的博物馆理应义不容辞地回应民众的呼唤。在临淄区,诸如齐国历史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中国古车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遍布齐地,散落在民间的美术馆、艺术馆更是不胜枚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临淄的文物不断地被发现,文物膨胀,存在大量散落民间的遗迹和文物,许多收藏爱好者的藏品也逐渐丰富起来,其收藏和展示的意愿无法得到满足,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发挥不出来。

同时,淄博市自2008年起实施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确有一段时间其对市民的吸引力骤增,然而,馆内配套设施更新速度跟不上人们的需求,设备老化、理念陈旧,加上藏品数量、种类难更新,对市民的吸引力渐渐降低,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重建博物馆和增设民间博物馆的呼声越来越高,临淄区几届政府都在潜心酝酿打造一片包含公办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的博物馆群,直到这届政府才形成成熟的方案、正式启动、完成。齐都文化城就是对民众意愿和时代需求的完美回应。

精心打造精彩绽放

齐都文化城,原名齐文化博物院,因原名有局限性,故将“齐文化博物院”仅作为行政名称使用,而采用新名,“文化城”的概念更准确地诠释和展现了其集收藏、陈列、保护、研究、教育和参观游览、休闲娱乐、产品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特点。

齐都文化城规划占地445.7亩,共有1城20馆,其中1城是临淄古玩城,20馆则包含政府办的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临淄青少年科技博物馆、东孙战国墓博物馆四家和民办的大顺世界钱币博物馆、云志艺术馆、观美艺术馆等16家,这些建筑自东向西排列,就像一条龙一样,取“龙入东海”之意。其中,东孙战国墓博物馆一开始并不在规划之中,是在建造其他博物馆时偶然从地下发现了一座古墓,根据专家鉴定,这座古墓规模巨大,并有主墓室、11人殉人坑、殉车马等,是战国时期某位诸侯或丞相的墓,文物价值极高,故临时改变设计样式,增设了东孙战国墓博物馆。这一偶然的发现也印证了临淄文物发展的独特之处——临淄的文物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地、偶然地被发现的。无独有偶,1990年建设济青高速公路时,挖掘时偶然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殉车马,便立刻上报,经批准决定就地建馆将古迹保护起来,同时,高速公路也继续建设,由此形成了地上是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地下是悠久灿烂的文化古迹的上下两千年的奇观。

从选址到设计的精益求精,使得齐都文化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齐都文化城位于太公湖畔,这一地点的选择既避免了就地重建对原址的破坏,又承载了“淄水之畔、海岱之间、高台之上”的美好寓意。具体来说,淄水之畔,即临临淄的象征——淄河而建;海岱之间,即位于淄河与太公像之间,淄河视为海、太公像视为山;高台之上,即有着易守难攻、防洪防涝的优点。同时,从宏观的发展规划来看,可有力带动临淄向东发展,并在将来与淄河下游的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殉马馆,上游的商业齐古城产生互动,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沿淄河旅游带。在建筑风格上,选择仿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的命题曾一度争执不下,后来,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现代建筑对后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文物”的观念,加之仿古建筑因质量问题无法保存等原因而最终选择了现代建筑。在建筑设计上,临淄区政府专程聘请了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周凯先生进行设计,依照周凯先生的设计理念,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自然融合,使得建筑仿佛不是建成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齐文化博物院与太公植物园统一规划景观,连为一体,形成“园中建馆、馆中有园、开门见山、面山临湖、临淄而建”的建筑格局,成为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文化聚落,令漫步园中的参观者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上下求索突出重围

在民间博物馆蜂拥而起的今天,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现实的困境、自身原因及政策因素,大部分民间博物馆尚未找到合适的经营模式,藏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被严重低估了。齐都文化城的建成为博物馆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也为民间博物馆的发展探索出了良好的引导运行模式。

齐都文化城创新理念、更新设备,以求打破传统博物馆死板僵化的刻板印象,给参观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理念上,以齐文化为主线,以齐国故都临淄为核心,集收藏、展示、学术、休闲等多个功能于一体,摆脱了说教的口吻和单一的陈列式的展示方式,如在足球博物馆内,除足球历史介绍、展示文物的蹴鞠文化展览区外,还专门设有蹴鞠体验区域,供参观者在轻松快乐的足球游戏中触摸历史、感悟文化,寓教于乐。此外,博物馆还着力引进新设备,无论是馆内文物的展陈布置、灯光设计、资料展示,还是对文物的鉴定修复设备、扫虫灭菌技术,都堪称一流,不仅能够使文物、艺术品得到高水平的保护,而且更为立体全面地向参观者展示文物,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更大的兴趣,使他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民间博物馆作为一种“非营利”、“永久性”的公益文化事业,它的成本对于个人、甚至成功的企业家来说,都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场馆初期的建设投入也许并不困难,但建成后藏品的增加、维护、管理及不定期的翻修等开销,是很难凭一己之力维持的。博物馆不同于一般行业,它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保证文物安全、提供参观环境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种投入的回报较少,回报的周期较慢,这也导致了大多数民间博物馆都处在举步维艰的困顿局面。可以说,资金缺乏是制约民间博物馆发展的主要瓶颈。临淄区政府为打破僵局、帮助民间博物馆突出重围,制定了一系列详细周到的优惠政策。如,齐都文化城所处地段的土地价值约200万元一亩,为鼓励和扶持民间办博物馆,以20万元一亩的价格卖给业主,并提供设计、水电、暖气、环境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同时,允许业主将不高于40%的面积对外出租,极大地减轻了民办博物馆的经济压力。临淄区科学的认识水平和扎实的落实能力,为齐都文化城的建设、民间博物馆的发展建立起了良好的引导运行机制。

新闻推荐

淄博市收听收看全省政府消防工作培训讲座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博物馆,城市的新名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