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医道,许汉民用从医60年却无一例纠纷,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最高情怀。他创建了淄博儿科的第一个独立分科,实现了淄博儿科独立分科零的突破。
他完成了全市第一份系统的儿科20种常见病治疗常规,开创了全市儿科规范治疗的新纪元。
他起草的《淄博市遗传病家系分级监护的暂行办法》,与《宪法》、《婚姻法》一并成为制定《优生法》三个主要参考材料之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事业却是无限的。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一生的追求。”精研医道,他用从医60年却无一例纠纷,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最高情怀。
他,就是淄博儿科权威许汉民。
淄博儿科独立分科第一人
许汉民,1928年12月出生于济宁,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他少时便确立了从医救国的志向。
“战争是残酷的,我曾亲眼看到很多孩子,患了流行性脑膜炎、伤寒等急性传染病,被夺去了生命,而且,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如漫画里三毛般骨瘦如柴、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到处可见。”
少儿强,中国才能强!怀揣从医救国梦的许汉民踏上了负笈之路,精研儿科,誓言学成归来,让中国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康体魄,驱除外寇。
1955年,许汉民由山东医学院儿科专业分配来到淄博市第一医院,虽早已驱逐外寇,但多年的精研医学,让许汉民看到即使是大城市,儿科也几乎是空白,更别说博山这个小山城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现代医学的呵护,许汉民更坚定了自己的从医梦。
“当时整个淄博市的儿科发展,基本上都是内科领导下的二级科室,说白了就是儿科专业组。”提及刚到淄博市第一医院儿科之时,许汉民满是踌躇。
“儿科要想有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独立科室。”1955年6月,以许汉民为科室负责人的淄博市第一个儿科独立分科,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成立。
床位20张,医生3人,护士4人,工人1人,这笔平静描写的背后却是淄博儿科独立分科零的突破。
而后,许汉民更是历时近1年时间,编写了儿科20种常见病诊疗和护理常规,这是全市乃至全省第一份真正意义上儿科诊疗常规,淄博儿科自此步入规范治疗的新纪元。
时至今日,20种儿科诊疗常规,全市儿科系统仍在沿用。
屡创儿科传奇的
“淄博权威”
翻转淄博儿科独立分科60年,以时间为轴,你会发现,在淄博儿科精彩“绽放”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许汉民的身影。
1958年8月,伤寒在淄博市流行,淄博市第一医院儿科在2个月内收治159例持续高烧在39~42℃之间的患儿。经过治疗,134例发病在2周内的病儿,达到最短4小时,最长24小时退烧的良好效果,无1例死亡及并发症出现,这在当时全国儿科杂志报道中,是病例数量最多,退烧最快,治愈率最高的。
1958-1959年间,解放后全国第一次儿童腺病毒肺炎大流行,其中以脑型性肺炎为主,发烧后持续高烧39~42℃伴频繁惊厥,死亡率高达90%。淄博儿科医护人员在许汉民的牵头带领下做了两例死检,发现主要是脑严重水肿,导致颅压增高所致死亡。当时淄博尚无甘露醇等优质脱水剂供应,许汉民带领市第一医院儿科自配高渗尿素给以静注或静点(半小时内滴入全部剂量),脑型腺病毒肺炎的病死率成功由90%下降为10%以下,成功遏制了儿童腺病毒肺炎的大面积蔓延。
1988年,作为淄博儿科权威,许汉民被任命为淄博市遗传病普查技术指导组长,在市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市开展遗传病普查任务。普查历时一年,对全市260多万人口进行遗传病普查,受到卫生部点名表扬。为此,卫生部指示省卫生厅分别拍摄山东淄博有关优生工作的录像片27分钟和17分钟2篇,并复制100份发至全国各省市学习推广,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江苏等10多个省市来淄博参观学习淄博儿童优生工作。
而后,根据此次普查调研,许汉民起草的《淄博市遗传病家系分级监护的暂行办法》,更是与《宪法》、《婚姻法》一并成为制定《优生法》三个主要参考材料之一。
1990年,全国第三届儿童优生学术召开,时任全国政协文教卫委主任林家梅在大会总结发言时对山东的优生工作给予表扬,作为淄博儿科工作代表,许汉民先后两次在大会上就山东优生工作作了专项报告。
1991年,淄博市由许汉民牵头提出的有关加强山东省优生工作的议案,被省人大第七届大会主席团及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这是省人大第七届人代会通过的唯一有关卫生工作方面,为全省各地市的优生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60年精研儿科,许汉民与淄博儿科绽放“九州”。
60年无一例纠纷的儿科奇迹
德艺双馨,是许汉民从医60年最真实的写照。
“我是一名医生,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病人把身家性命交给我,我们从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起,就要为病人负一生的责任。”从医60年,他用治愈数万患者却无一例医疗纠纷,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最高情怀。
“50年代初,我们的国家还不富强,山城老百姓的日子还很贫穷,再加上文化知识缺乏,孩子生病,一般都是拖,好多患儿拖到病重、病危才来医院。许多孩子,来到医院时病情就已垂危,失去抢救机会。”提及第一医院儿科创科之景,许汉民很是伤感。
许汉民告诉记者,危重患儿最多时,24小时内病死了7个。20张病床的儿科,一般都是住着40多个患儿,最多时候达到了87个。
那时,许汉民几乎每天都是门诊、病房两头跑,甚至一次三天三夜未回仅30米远的家里吃过一顿饭,终于在抢救一名心衰患儿时,因体力不支,许汉民晕倒在了病房。
这次晕倒,许汉民割除了3/4的胃。
然而,躺在病床上,一边打着点滴,一边听着病房来的护士汇报:“患儿又喘憋厉害,呼吸困难了;几床几床的孩子体温又上来了……仅休息了一个月的许汉民又回到了儿科病房。
“只要是为了孩子,就是没有了胃,我也心甘情愿。”直至日前,因突发心梗2次,已是84岁高龄的许汉民不得已才离开岗位,完全退了下来。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善求合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孙思邈,《大医精诚》。
许汉民,大医。
相识许汉民
许汉民,1928年12月生于济宁,淄博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儿科主任。1954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儿科专业,是淄博市最早开展儿科保健工作及高危新生儿的诊治工作者,对遗传病的普查防治做了大量工作。他起草的《淄博市遗传病分级监护办法》被国务院法制局列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生法》的主要参考资料。先后荣获全国家庭教育春芽奖、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