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淄博人都有切身感受。2014年,淄博遭遇了50年一遇的干旱,但与同样旱情的1989年同期相比,大武水源地水位高出了15.3米,这让市民在大旱之年心里感到格外踏实。淄博市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成效在大武水源得到突出体现。近年来,淄博市水资源管理部门严格取水许可,计划节约用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与保障,居民生活用水无忧,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泽民生。
“淄博市作为严重缺水城市,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市水资办负责同志这样告诉记者。“优先利用客水,合理利用地表水,控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利用雨洪水,推广使用再生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淄博市水资源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这一用水方略,加快推进客水利用,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在引黄供水管网区域内,不再批准开采地下水,积极引导企业使用客水。2014年,淄博市引黄、引江用水量分别达到3.68亿立方米和1504万立方米,极大地缓解了地下水利用压力。
大武水源地作为地下水源,最怕的是外部污染物渗透影响。保护好这方宝贵的水源,成为当务之急。2014年,淄博市启动了大武水源地深水井封井防渗处理工程,由市水利与渔业局牵头,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该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尤其是国内没有现成的技术工艺可用。水利部门发扬务实创新、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创造性地应用水下成像技术,反复研究改进防渗施工技术和工艺,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案。
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服务”出实招、重创新。市水资办精简各类表证单书,下放计划用水管理权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取用水户。各区县水资源管理单位聚在一起,集中考评,往年需要耗费一周才能完成的年终考评,现在只需一天。
科学管水,水润民生。淄博市水资源管理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2014年,在全国率先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了《淄博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在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淄博市位居第一名,成为全省首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市。与此相得益彰,2014年,淄博市征收水资源费达到20099万元,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位居全省第一。
新闻推荐
电动汽车一定会“落户” ——访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兴振
唐骏欧铃董事长薛兴振...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