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李绍金我的家乡西河镇属丘陵地带山多地少上世纪八十年

来源:淄博晚报 2015-01-28 19:12   https://www.yybnet.net/

李绍金

我的家乡西河镇属丘陵地带,山多地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分田到户的时候,人均才二分地,而且都是山薄地,全是靠天吃饭,即使风调雨顺也打不了多少粮食,饿肚子的梦魇延续了几十年依旧无解。

家乡虽然很穷,但有两样东西不缺,而且几乎遍地都有,这就是陶瓷和煤炭。我小时候家乡每个村甚至每个生产队都有小煤井,煤层深的有百十米,最浅的只有几米深,有时老百姓盖房子挖地基就能挖出煤来,日常老百姓做饭、冬季取暖用煤不用买,自己挖点,生产队分点就足够了。家乡除了盛产煤炭之外,还是全国著名的陶瓷之乡,产品以日用陶瓷为主,高中低档品种齐全。在我们当地就连寻常老百姓家使用的餐具都是配套的,什么饭菜用什么餐具是约定俗成的,不乱用,不凑合,否则,就是土老帽,别人会笑话的,这在外地人看来简直是太奢侈了。

这么好的两样宝贝,家乡人守候了这么多年硬是不知道把它变成财富,至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才为陶瓷和煤炭的用途开辟了新的渠道和门路,那就是拿煤炭和陶瓷到桓台、寿光、广绕一带产粮区换粮食。?

1973年,我们当地春旱,从过了春节连续近五个月没有大的降雨,眼看麦子又要绝产,连种子也收不回来,吃饭问题又突出起来了。眼看着外岀换粮食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动心了,也想跟他们去,但父母不同意,他们总认为岀远门是件迫不得已而且是很危险的事,只要有一线之路,还是不去的好,特别是听到有一个陈家小子冻死在换粮路上的事以后,更是坚决不让我去。随着麦收的临近,父母的神情越来越凝重,我知道那是为全家人的吃饭发愁。那一年我已经是十九岁的大小伙子了,正是荷尔蒙分泌的旺盛时期,血气方刚,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特别看到父母的愁容,内心也有一种想要担当的冲动。我暗中联系了几个儿时的伙伴,决定先跟邻居的郭大哥到寿光县走一趟。

出发的日子到了,早上三点钟村头集合完毕,领头大哥简单讲了讲注意事项,无非就是互相照顾啊,在外边要老老实实不要惹是生非啊之类的等等。在送行人期待的目光和殷殷的嘱咐声中,顶着漫天的星斗,我第一次踏上了充满艰辛和期盼的换粮之路。上路的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了因换粮冻饿而死的陈姓兄弟,心头一陈凄凉,颇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感慨的意味。?

第一天的目的地是一个叫淄河店的地方,是淄博巿与青州巿交界的地方,离我的家乡一百四十华里。当时正值夏初,天气很热,太阳一出来地面温度就三十多度,越近中午天气越热,路面的沥青都晒软了,车子经过,后边压上一道深深的车辙,车子似乎也越来越沉,我们个个大汗淋漓,我们推的独轮车两个车把当中有一条横梁,有六厘米宽三厘米厚,推车人的下巴正好与这条横梁呈垂直状态,一路走下来,满脸的汗水顺着下巴滴下来落在横梁上,汗水很快就把横梁湿透了,而且一整天不见干的。到淄河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这一天除了天热和劳累之外,还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至今无法忘怀。当我们走到辛店(就是著名的世界足球发源地临淄)时,车队已经逐渐拉开了距离。我因为装的多,分量重,自然就走得慢,渐渐落在后边了,前面的车队早已不见了踪影,我正心急火燎加快步脚步向前赶路,车胎突然瘪了,赶紧检查了一下,发现气门皮坏了。换气门皮容易,把坏了的拔出来换上新的就行了,但打气棒却放在前面车上,车轱辘打不上气,车子就动不了,附近也没有修车的,又无法联系前面的伙伴,想到车队离我越来越远,孤身一人落在后面,就像远行中离群的大雁无助又无奈,干着急没办法。如果天黑之前赶不上大部队就麻烦了,联想到陈家兄弟换粮食孤身一人死在路上的故事,我一下子就慌了,内心的恐惧漫延全身。当时正值下午下班的时间,来来往往的人挺多,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但身处异乡没有一个认识的,我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正在百般无助的时候,有一个四十多岁工人模样的人停下自行车问:"怎么,车坏了?",看到有人主动相问,真是绝处逢生,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把情况一说,请他帮忙给前边的车队捎个信,让他们把打气棒送回来。骑车人一听,安慰我说:"你不要着急,出门在外谁也有难处的时候,这里离城区还挺远,也没有修车的,我估计你的伙伴不会太远,你在这里别动,我正好顺路,骑车跑得快,赶上你的伙伴让他给你送汽棒来"。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是遇到贵人了,感动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但令我更感动的还在后头呢,时间不長,骑车人带着汽棒回来了,面对疑问,人家回答的自然而简单:我骑车比他们走得快,帮我打上汽后就走了,我一个劲表示感谢,都没来得及问人家大哥贵姓。夲来一筹莫展的难题就这样戏剧性地解决了,出乎意料的顺利,简直不敢想象是真的,但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身上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匆匆上路,赶到目的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带头大哥常落脚的房东是一个三口之家,老两口还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大姑娘,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看得出老两口和带头大哥非常熟悉,进门寒暄几句房东就准备晚饭去了。我们则抓紧时间洗洗手脸。不长的功夫热乎乎的手擀面就端上来了,没有卤子,沒有浇头,就是放点油盐青菜和面条一起下锅煮。面条一出锅就香味扑鼻,谗得我们口水直流。长年粗茶淡饭惯了,面条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人间美味,再加上几天来连日奔波没吃顿正经饭,顾不上客套,端起碗来就吃,风卷残云,狼吞虎咽,虽然有大姑娘站在旁边看着,也顾不上吃相如何了,最多的一个家伙竟然连吃了六碗,撑得直打嗝,看的房东姑娘直吐舌头。这顿面条的印象特别深刻,多年以后想起来仍旧回味无穷。

到目的地了,睡觉也踏实了,带着满身的疲惫,很快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太阳晒着屁股了才醒来。房东和带头大哥已经忙活开了。滿院子的人都是来换煤的,有拿玉米的,有拿小麦的,还有拿烟叶的,都是房东预先联系好的。按照当时的行情,我六百多斤煤换了一百多斤玉米,再加上用带来的十五元钱又买了七十多斤,差不多快二百斤了,收获颇丰,一次能搞到这么多粮食真是不虚此行,再苦再累也值得。

换粮食使我第一次看到了家门以外的世界,尽管过程是刻骨铭心的劳苦和艰辛,但也足以使我年轻的心开始悸动,朦胧之中产生了走向社会的原始冲动,对家乡这种贫穷的生活状态开始有了疑问,尽管当时还没有办法知道答案是什么。回顾这段经历,最大的收获不在于解决了生活上暂时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些许感悟,这也是换粮经历中最大的收获,也成了我人生经历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闻推荐

淄博市通报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生产总值超4000亿元7.4%增长 适度合理的增长给转调升级、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李绍金我的家乡西河镇属丘陵地带山多地少上世纪八十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