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素
从小就怕父亲,他很少给我们笑脸,跟我们讲的话也少,有时候回去,妈不在家,我跟爸单独相处的时候,竟不知道跟他说什么。而他似乎也不知道怎么跟我们交流,记忆里,更多的是爸虎着脸训斥我们的情景。从心底里觉得,他没有妈那么爱我们。
那是六七年前的一件事。有一天,老公出差,晚上我正好有个朋友聚会,就把儿子送到了父母家。吃完饭,朋友拉着不让回家,又去唱歌。九点半,爸来电话了,火气很大,说孩子在家哭,不肯睡觉。匆匆忙忙赶回去,进门的时候,孩子刚刚被哄睡下,爸拉长着脸,冲着我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几点了!孩子闹了一晚上!出去就忘了家!”我从小不敢跟他顶嘴,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心里头可不大服气:“不就才九点半吗,偶尔出去玩玩怎么了!”气鼓鼓地洗漱完毕,刚要去睡觉,坐在沙发上的爸语气缓和了些:“这几天电视上报了好几出了,下夜班的人被跟踪抢劫,万一你遇到这事可咋办?”我心里的怨气瞬间消散,差点掉下泪来,赶紧宽爸爸的心:“没事,朋友开车送我回来,怎么会遇到抢劫呢?”
有一阵子,工作特别累,忍不住跟父母发了几次牢骚。为了放松身心,每隔两三周就跟户外出去爬爬山。有一次老公出门办事,孩子没人管了,我就谎称有事,把孩子留在了父母家。后来这事暴露了,父亲当场就火了:“你不是说累吗,累周末在家好好休息,天天去爬山,爬山不更累吗!”我苦笑,无法解释。父亲继续:“以后你再爬山,带孩子去!我不给你看!”我心里头那个气呀,哼,不看就不看。过了几天,在父母家吃饭,电视里正播着几处车祸,爸来了一句:“你看这些车祸,吓煞人,你还光往外跑,以后少出去!”我心里头一顿,立刻明白了老爸的心思!嘿嘿笑着:“那也不能不出门了。”“有事没办法,没事少往外跑!”赶紧点头答应:“好,我少出去。”
刚结婚的那几年,我住在一套50平米的老房子里,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我才发现填满家具的小房子处处隐藏危险,为了给孩子一个撒欢的空间,我咬咬牙,借钱买了现在的这套三居室。当时爸坚决反对,差点就要跟我吵起来了,我没听他的,还是坚持买了。付钱的时候,爸不再说什么,还拿出仅有的积蓄给我。
后来妈悄悄告诉我,爸替我发愁呢,那么多钱,什么时候还完?担心我受不了。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借那么多外债,那段日子的确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听着妈的话,眼圈立刻红了。找了个机会跟爸谈了谈,告诉他自己还年轻,还那些钱不成问题。爸长叹一口气:“买都买了,我也帮不上你多少,你们自己努力吧。”此前每到换季我都要给父母买衣服,那几年,我再买,他们死活都不肯要了,一直到我还完了钱。
这是我成家后,父亲对我仅有的三次训斥。三次训斥,像三下警钟,敲醒了我迷蒙的心。我才明白,当了父母,不一定真的懂了“父母”这个词的含义,只有走进了父母的心,才会明白,他们对你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在表达着同一个词语:最无私的关爱。从你出生开始,无论你是牙牙学语的婴儿还是叛逆的少年,甚至你人到中年,头顶华发,这种爱,从来没有任何一丁点的减少,反而随着他们的渐渐老去,愈加的强烈,只是因为,你是他们永远的孩子,永远的牵挂。
丁素,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写作、摄影、唱歌、旅行等。作品曾发表于《淄博晚报》、《财经新报》、《东方散文》等报刊。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