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
【案例】
孩子长到1岁还不出牙,家长带着孩子去医院,大夫告诉孩子父母:“1岁的孩子一天也要保证摄入500毫升以上的母乳或配方奶”,听到这样的回答,孩子父母很吃惊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喝那么多奶,还怎么吃得下饭?”
【育儿经】
那么,1岁左右的孩子要如何喂养才是科学的?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黄晓玲建议:首先,对1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奶和饭同样重要,案例中孩子家长把饭看得比奶重要是一种错误的喂养观念。“我们提倡有条件的家庭要坚持母乳喂养到2岁,如果不具备条件,至少在2岁前也要喂养配方奶粉。”
关于添加辅食,黄晓玲说,最新的喂养概念提出,孩子4个月左右首先补充蛋黄以预防贫血的做法现在不再提倡,添加辅食应该首选强化锌、铁的米粉、麦粉之类,而且孩子1岁之前添加的辅食不加糖、不加盐,以清淡为主。生活中一些老人带孩子,喜欢让孩子吃点“有滋味”的食物,这样过早地摄入盐分,不仅增加了孩子肾脏的负担,还容易造成以后孩子偏食。
辅食选择中,黄晓玲建议,7个月以上的孩子最好每天补充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半两——一两,以补充血红素铁,预防缺铁、缺铁性贫血。“我国缺铁、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已高达50%以上,因此孩子6——8个月时,最好做一次血常规检测,进行贫血筛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每年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
育儿过程中,您是否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报将联合全市权威的育儿专家,为您解疑答惑,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或直接将问题发送电子邮件13869345510@163.com,本刊将在《育儿经》栏目进行回答反馈。
专家介绍
黄晓玲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山东省生长发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淄博市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及儿童保健工作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及儿童心理,对儿童矮小、性早熟、多动症、抽动障碍、学习困难、孤独症、语言发育障碍、智力低下、遗尿及小儿偏食、厌食等儿童身心疾病及喂养营养问题积累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能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见解科学指导家长养育体格发育、心理发育等全面健康的宝宝。
新闻推荐
淄博市发布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情况 7家被曝光企业目前整改44%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