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吕剧团演员在东高古井旁留影
田恒亮老人在千年古槐旁讲述东高庄历史□崔金蕾
前不久,我们几个摄影爱好者在周光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张店区沣水镇东高庄。东高庄位于张店东南七公里的木荆山脚下,元朝大德十二年建村,名曰小高庄,1958年更名为东高庄,村子已有700年的历史了。
在村里我们巧遇热心的田恒亮老人,他是张店区历史文化保护协会的成员,谈起村里的历史,老人如数家珍,一一向我们做了介绍,循着老人的指点,我们在村子找到了很多历史文化遗痕。
首先来到位于村委会门前十几米处的东高古井旁,此井为元至明时期建筑,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古井至今保存完好,井口由一整块巨石雕成,由于几百年的持续使用,井沿处已被井绳磨出几十道深深的凹痕。2010年7月东高古井被淄博市政府确立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往村中走,一棵倾斜的老槐树矗立在路旁,这便是有几百年历史的东高古槐了。田恒亮老人介绍,村里本来有四棵古槐,由于天灾人祸,只剩了这一棵,这一棵也是历经了三次大火却奇迹般地活下来,成了东高村历史的活见证。现在,古槐树心早已枯空,面目全非的树干上刻满了岁月的风霜,如一位穿越几个世纪的老人依然坚强地屹立着,每到春天,残存的树冠上便吐露出新芽,向人们宣告生命的坚韧与顽强。东高人相信万物有灵,每年春节,人们会在古槐下设供品敬奉,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东高庄颇引人注目的老宅是致和堂药店的遗址,这个二层门楼的大院落,外观尚完整,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锁,走进去才发现,院子里面还有两个小院落,所谓三进院吧,据说赵氏三兄弟民国时期在此开过药店。如今早已是人去屋空,几十年无人居住了,有些房子已没了屋顶,遗弃的石磨、生活用具,依稀可以看出当年这里的生活痕迹。听说,致和堂药店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过重大贡献,赵氏兄弟曾冒死为前线的伤员运送过大量的药品,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行走在村中,我们不断地看到老宅或地面零星散落着的精美装饰的石刻,这些石刻据说多为村中关帝庙的建筑构件遗存,在今天看来格外珍贵。在一面破旧的墙根下,我们看到了一个长约三米,宽一米明代的巨大石槽,石槽刻有简约的图案装饰。据说,是村里的名门望族翟家遗留下的。本来村里有两只,另一只早已不知去向。我们还在老教师翟纯明家里见到了几只民国时期的瓷碗,品相完好,做工精美,胎骨薄而细腻,击之声响如磬,令人爱不释手。村里的角角落落散落着不少残存的石刻,大多在文革时期遭到了破坏,已是支离破碎。
我们去的那天,恰逢张店区吕剧团来村里演出,一大早村委会门口的篮球场上便坐满了等候看戏的人群,因为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即使在也对戏曲不感兴趣,所以看戏的多为老年人。如今年味不只在城市中淡了,即使在农村也感觉不到与平日的不同,好在有吕剧团的人来,浓墨重彩的戏服与扮相给这村庄带来的喜悦恰如冬季的一抹暖阳,给这萧索的村子增添了喜庆的色彩,就连古井、古槐、老宅似乎也有了生气。
新闻推荐
淄博甘肃两地警方爱心接力六旬老人奔波千里故乡寻亲 “这顿团圆饭,俺赶了60年!” □本报记者王玮通讯员王华明李淑娟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