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包西成王雪鹏魏金辉
“你们这服务太好啦,我们打工的对仲裁维权一知半解,要不是你们联系法律援助帮我们,都不知道这事该咋办,整个事就没让我们操心跑腿,太谢谢你们啦!”十几名劳动者通过“四位一体”仲裁维权后对淄博高新区劳动人事仲裁院称赞有加。
据了解,近一段时期以来,淄博高新区劳动人事仲裁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打造高新区特色仲裁维权模式,构建起了信访投诉接待、律师免费咨询、无偿法律援助、快速调解仲裁的“四位一体”一条龙服务工作新机制,从而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开辟出一条双赢的劳动维权新通道。高新区仲裁院也被区内劳资双方形象的称为“企业的好参谋、劳动者的好朋友”。
面对企业欠薪争议,一些劳动者多采取上访方式主张权利,最后才选择劳动仲裁维权。上访期间劳动者往往会生出怨气,面对来访职工,高新区仲裁院始终坚持“五个一”化解职工怨气、疏导职工情绪,即:一声你好相问,一副笑脸相对,一把椅子相请,一杯热茶相迎,一双耳朵倾听,让职工在细致的服务中感受劳动仲裁帮助解决问题,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真诚。劳动者怨气消了,案件解决也就有了前提和基础。“让每位来访职工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是我们最大的工作追求,也是职责所在”。该院负责同志的一席话使笔者耳目一新,他们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及时登记劳动者信访投诉事项、明确办理时限和承办责任人、协调用人单位解决纠纷,一系列的举措实现了信访争议及早化解。2014年高新区仲裁院接待来人来访1500余人次,书面来访760批件次,通过信访成功调处347件,未调处的则及时转入仲裁程序处理,真正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期间未发生一例关于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的投诉。
针对劳动者法律知识匮乏、缺乏有效法律咨询渠道的困境,该院主动联合山东小又小律师事务所成立了“劳动争议律师免费咨询室”,由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既有助于劳动者合法理性维权,又避免了工作人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咨询室成立以来,已接待劳动者600余人次,答复各类政策咨询1000余条,受到劳动者的普遍欢迎。同时,开通“双向互助绿色维权通道”,由市法律援助中心为高新区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集体争议案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仲裁院则在最短的时间内立案、审理、裁决,实现法律援助与劳动仲裁的“无缝对接”,为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56件,涉及劳动者437人。其中5起集体争议件全部实现了快速调解结案,调解金额达692余万元,绿色维权通道也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满口“点赞”。
对弱势群体的劳动争议案件,高新区仲裁院一是缩短立案时间,由法定的5个工作日内缩短为当日受理、当日立案。二是打破传统立案方式。劳动者提起仲裁申请后,仲裁院主动联系淄博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无需劳动者准备材料、往返奔波。对劳动者提供证据有困难的,仲裁院积极行使职权到相关部门调取证据资料,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三是缩短案件审结时限。结案时间由法定的45日内缩短至30日内,集体争议案件的结案周期则保持在20天左右,力争做到早调查,早处理,早办结,进一步缩短了劳动者维权时间和成本。用人单位方面,仲裁院不仅仅是下发裁决书了事,而是一并发放仲裁建议书,就单位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建议意见,指导用人单位进一步规范用工,防范潜在争议发生。建议书的实施消除了单位的抵触情绪,取得了单位对仲裁工作的信任与支持。
去年一年来,高新区仲裁院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200件,涉及劳动者561人,按期结案率达到100%。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15件,一裁终局46件,案件调撤率、终局裁决率均居全市前列。“四位一体”维权模式在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规范用人单位用工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高新区仲裁院将进一步创新为民服务举措,打造“温暖人社”服务窗口,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