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建设城乡一体化大园林 彰显生态园林城市魅力 城市绿了才会更美 淄博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迈向“新常态”

来源:淄博日报 2015-03-10 18:31   https://www.yybnet.net/

华光路绿化市植物园九孔桥裸露地绿化普查猪龙河绿化鲁山风光玉龙河绿化市植物园郁金香花展□本报记者徐光莹通讯员李楠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对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生活环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全市园林绿化行业抓住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机遇,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中心,不断加强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建设,提升绿地精细化养护水平,着力推动林荫行动、裸露地绿化、绿地景观提升、绿道规划建设等专项工作,努力实现园林绿地的四个突出,即突出特色、突出创意、突出内涵、突出品位,逐步构建起绿地、绿道、水系绿化相结合的生态绿地系统,初步形成了“城在绿中、路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绿化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淄博特色的园林绿化之路。

听闻咱们淄博的新区建成了绿道,记者在周末与孩子一起沿中润大道向西骑行,在上海路至原山大道路段南侧,找到了“置身于闹市之中”的绿道。绿地中的小路是用红色沥青铺装的,沿着小路栽种了国槐、法桐、雪松、紫叶李等乔木和花灌木,还点缀着各式各样的景石,让人感觉心旷神怡,禁不住都要小跑起来。据了解,目前淄博市在中润大道、鲁泰大道西延进行了绿道的试点建设,是2014年道路绿化工程的重点,也是淄博市唯一的既建设绿地园路又采用起伏地形的道路绿化工程,成为市民休闲小憩、轻松游园的好去处,也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趋势所在。

这仅仅是淄博市园林部门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冰山一角”,他们为了我们城市的绿和美,还做了很多——

大绿化:

构建生态绿地系统

全市园林部门紧紧抓住淄博市组团式城市特点,城乡一体,统筹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在城区内大力发展公园游园绿地、单位庭院小区绿地,在城市近郊发展花卉苗木基地、环城林带,对城区间山体、水体实施以恢复植被为主的绿化,对连接城区间主干道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城区内部、城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地、滨河绿地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初步构建了点、线、面、网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宽领域生态绿地系统,绿化格局大气、舒展,使大绿化成为淄博市城市建设的特色。而且依托生态绿地系统,绿化品种更加丰富,生态物种更加多样,生态效益更加突出。

大型园林:

绿量和绿化品质双重提升

大规模、大投入实现大效益、大产出。根据科学测算,1公顷的绿地每年维持碳氧平衡的价值是11.28万元,调节温度的价值是91.25万元,涵养水源的价值是547.5元,净化空气的价值是438元,固土保肥的价值是1332元,减弱噪音的价值是8.32万元,综合计算,1公顷的绿地每年产生的生态价值是111万元。目前淄博市园林绿地11163公顷,每年产生的生态绿色价值是123.9亿元,价值产出巨大。近年来,全市各区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重点建设1-2个大型园林绿化项目,新城区鲁泰大道、中润大道绿化、张店和平路游园、淄川柳泉湿地、博山文姜公园、临淄晏婴公园、高新区植物园、桓台红莲湖公园、沂源九九山乐园、高青环城水系绿化等成为生态效益和民生效益俱佳的亮点工程。这些项目立足当地的生态风貌,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施工,突出山体、水体特色,恰当融入齐文化、聊斋文化、足球文化、陶瓷文化等文化元素,个性鲜明、内涵突出,大大提升了园林绿地的品位,在实现城市绿量和绿化品质双重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魅力和影响力。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7%,绿地率3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2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绿地精细化养护:

城市因园林而精彩

绿地“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好的景观是“管”出来的。全市园林部门积极转变“重建轻养”的观念,实现绿地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首先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划片巡查、巡查责任制等方式,建立“全时段、全覆盖”的养护管理模式,让每块绿地有人管、有钱管;其次强化市场化运作,通过招投标方式,公正、透明选用技术好、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养护管理工作;再是不断提升绿地景观,绿地内大量充实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乔灌木,形成“片林”景观,产生“量”的视觉冲击力,让“片林”成为淄博园林的特色;用新优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取代老化草坪,既提升景观又降低养护费用;种植雪松、白皮松等常绿树种,丰富冬季景观效果;建设“一路一特色”景观大道等。一系列的措施使园林绿地形成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景观结构,城市因园林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精彩。

林荫行动:

让市民走在林荫下

为了让淄博市民更惬意地生活,全市园林部门大力开展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小区、林荫停车场、立体绿化“五大工程”,让市民走在林荫下,游在绿荫中。通过宽大的绿化带对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步道进行割离,实现双、多排行道树种植,构建林荫大道。选用冠大荫浓、生长快的乔木,增强林荫效果;大力实施“破硬造绿”。在大型公建停车场以乔木种植和透气透水材料铺装为重点,建设绿色车位。在公众聚集的广场,因地制宜栽植紫藤、凌霄等爬行植物,打造“林荫坐廊”,让市民进得来、坐得下、留得住;实施林荫公园和林荫庭院小区建设。在建设改造公园绿地中,提高乔灌木、地被植物的应用比率。以花园式单位(小区)的创建为抓手,实施单位、小区拆墙透绿、乔木补植,有效提高了林荫覆盖率。

微园林微绿地:

市民出门能见绿

2013年,市政府建立目标责任制,统筹住建、国土、林业、水利、交通、财政等8个职能部门,共同签发了《淄博市城市裸露土地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全市园林部门主动作为,对全市裸露地进行了拉网式普查,共普查裸露地1420块,面积156.6万平方,逐一核实每块裸露地的位置、面积、权属、裸露原因、立地条件等,编制了裸露土地绿化规划。结合裸露地块面积小的特点,大力实施“微园林、微绿地”建设,建设一批面积适中、功能完善的社区公园和街头游园,改善区域面貌,均衡绿地分布,提高全市、特别是老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增加市民绿色活动空间,让市民出门能见绿,出门能享绿。2014年10月,全市完成所有已普查裸露地的绿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规划保护:

风景名胜区管理更完善

为保护好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园林部门积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近年来,全面落实《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审批工作的意见》,将景区建设项目审批纳入城市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程序,为规范建设审批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积极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擅自改变景区用地性质、破坏自然地貌的案件,切实保护好景区;多渠道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完成了景区的标界立碑工作,对核心景区界桩建立坐标数字化信息;完成博山风景区、沂河源风景区、马踏湖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完善了全市景区的规划体系;不断加强景区安全监管,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人流量、车流量大的情况下,对游乐设施、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进行专门部署,确保了景区安全、游人安全。

绿地保护:

向占绿毁绿说不

针对占用绿地项目,根据相关规定规范办理相关手续,并建立赔偿和恢复机制;针对占绿毁绿行为,建立园林部门、城市执法部门、媒体三方联动的监督、监察机制,做到及时曝光,严厉处罚;严格办理绿化项目规划设计审批,对达不到绿化标准的建设项目不放行过关,从源头上保证了绿量的增加;严格办理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在建设项目结束时对绿化工作再检查,从结尾处保证了绿化的达标。

绿色志愿者:

文明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美好的园林景观激发了市民的爱绿护绿热情,市民们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爱护身边的绿地,“绿丝带”爱绿护绿公益组织、植物园绿色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逐步发展起来。市园林局对绿色公益组织积极引导,从公益理念、园林常识等方面入手开展志愿服务培训,让每一个志愿者知道公益是什么,自己该干什么;从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到团队的机构建设、效果评价,帮助公益组织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让社会力量更加规范地参与绿化管理,也使公益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绿色公益组织通过公益植树、“绿我身边”、举办“绿色课堂”、开展“绿色公益艺术节”等活动,不仅有效地参与了绿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广泛地传播了爱绿护绿的文明理念,带动了更多市民加入到爱绿护绿大家庭。可以说,绿色公益已成为淄博市文明建设的又一特色,2014年底,淄博市注册绿色志愿者已达2000余人,他们用梦想和行动浇灌着城市的文明之花,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乘风扬帆好远航。下一步,全市园林部门将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不断开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新局面,为淄博市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提升景观:

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园林绿地

建设园林绿地的最终目的在服务民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因园林绿地增添的生活幸福感。以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园林绿地为目标,全市园林部门将进一步做好景观提升工作,让市民更好地亲绿、享绿。结合裸露地绿化工作,让城市的每一个死角都展现园林景观,释放生态效益;在道路绿地内、街头游园中增设小型活动广场、健身器材、座椅座凳等,方便市民的休憩和使用,让市民进得来、留得住;建设“一路一特色”的景观大道,通过各具特色的植物品种,让每条道路在不同季节展现不一样园林景观,让市民一年四季都能赏花见绿;开设园林博士服务热线,针对小区绿化、市民养花等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让绿色更好地走进社区,走进市民家庭。

城市绿道:

让市民更亲近绿地

城市绿道,即线型的绿色开敞空间,是供市民步行、骑行、休闲的景观道路,在城区、风景区、山体、水体等建设绿道,能让市民更亲近绿地,实现生态效益和民生效益的“双赢”。淄博市的绿道建设试点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中润大道绿道、鲁泰大道绿道、红莲湖公园绿道、临淄大道绿道等试点工程为全市绿道建设树立了很好的示范。下一步,园林部门将开展全市绿道网规划设计,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全面开展绿道建设,尤其是在山体、水体、风景区绿化中,建设自行车道、登山健步道,在绿道中建设车辆停放点、小驿站等基础设施,让绿道功能更完善,让绿道成为市民亲绿、享绿的重要绿化资源。

海绵城市:

让我们的城市会“呼吸”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方向,园林绿化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载体。在城市道路、闲置地、屋顶、水体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大规模增加城市绿量,利用绿地的吸水特性,有效提高城市“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下一步,园林部门将以绿化促进淄博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发展公园游园绿地,在道路两侧建设绿色走廊,在城郊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在道路、广场、停车场铺装中,大力推广透气、透水的生态铺装,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海绵体”功能,让我们的城市成为“会呼吸”的生态园林城市。

科技兴绿:

园林废弃物再利用

随着城市绿量的不断增长,枯枝落叶等园林废弃物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焚烧、填埋等方式既污染自然环境,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园林废弃物进行集中回收,再通过动态堆肥与生物腐熟技术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变废为宝”“落叶归根”,是践行生态文明和节约型、创新型园林的具体体现。目前,淄博市建成区每年大约产生30万吨园林废弃物,大部分都直接焚烧、填埋,为充分利用好这些潜在资源,市园林局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结合淄博市实际,将通过试点推广、由浅入深的方式,在城郊建立处理场,进行收集模式和生态处理的试点工作,逐步实现集中收集—粉碎—堆肥—发酵—腐熟—利用的完整生产工艺。生态处理后的废弃物将变身为有机肥,广泛用于城市土壤改良、植物栽培基质等,有效实现科技兴绿。

新闻推荐

洪氏太极拳落户淄博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建设城乡一体化大园林 彰显生态园林城市魅力 城市绿了才会更美 淄博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迈向“新常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