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创业的念头会在我们心里一闪而过,这不难,难的是在付诸行动的创业路上无数次跌倒还能坚持和勇往直前。坐在记者面前的李冬梅,宛如她手中的那块和田碧玉,温婉柔美却并不张扬,闪着不可思议的光芒,听她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你的心情也仿佛像坐过山车一般,跟着她起起落落、悲喜交加。
从会计到创业她胆子挺大
在李冬梅位于荣宝斋的写意人生珠宝店里,记者见到了一件件精雕细琢的和田碧玉作品,无论是手镯、项链还是带有写意人生标签的每一件碧玉商品,都仿佛是有灵气的生命,它们在李冬梅的手中跳跃着、翻转着,就像这人生,不经历些磨练和捶打,怎么变得闪耀动人。
李冬梅是淄博市创业促进办公室的导师志愿者,她更愿意和初创业的年轻人分享她创业路上的每一次教训,“这都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它让我变得更加丰富和成熟。”
说来,李冬梅本来有一份稳定的会计工作,“做会计天天在办公室,相对稳定,但工资不高。”由于李冬梅所在的单位和旅游有关,她也一直想跑跑业务,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但业务哪有那么好跑,有一次,李冬梅来到荣宝斋寻找客户,她觉得这里的环境不错,而且都是有品位上档次的消费群体,如果自己能在这开个旅行社应该是条不错的路,然而这次,也让她着实在创业开始的路上摔了个跟头。
转型转型她的创业路“山路十八弯”
2008年,李冬梅辞掉工作,在荣宝斋租了一间小房子,想要在旅游方面“大展拳脚”,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她才得知这里是古玩城,不允许做与旅游有关的业务,“真是愁坏了我,但我房子都租好了,总不能浪费吧,于是我就先把家里的一些字画和我平时买的珠宝首饰搬到了店里,我想这个店需要重新定位。”
李冬梅虽然喜欢首饰,但却对字画古玩一无所知,她从家里拿来的字画被行家一看就觉得不行,根本卖不出去,“那时候我觉得做个生意真是好难,店里虽然挂着字画,但我对这方的知识一窍不通,对于什么是收藏品,什么是欣赏品,什么是商品画根本不会区分。很多喜欢字画的顾客来店里,让我一讲解就觉得我不专业,生意也砸锅了。”就这样过了半年,李冬梅的店里几乎没有任何客人了,她的字画孤零零的挂在墙上,这个自信美丽的女人有了些迷茫和困惑,这条创业之路到底该怎么走下去?
2010年初,马上要过年了,李冬梅却高兴不起来,店里眼看要关门,她百无聊赖的在店里串起了自己从海南带回的红珊瑚珠子,又搭配了些其它饰物,没想到被路过的一位顾客看中了,“她一眼就看好了我搭配的项链,问我卖不卖,我说1000块,结果她竟然真要买。”最后,李冬梅自己做的红珊瑚项链以800元的价格成交,那一刻她有些无法相信,这样也能挣钱?几乎是立刻有了灵感,她决定再次让这间小店转型,改做珠宝首饰。过年后,李冬梅回到老家,找出了自己小时候玩的一些带孔的琉璃珠子,搭配以其他饰品,做成了一条条漂亮的琉璃手链。“后来有一次我去博山的琉璃厂进货,碰到了北京珠宝展的一家承办企业的人,他点醒了我,我的店是时候要步入正轨了。”
挫折和转折,又一次让李冬梅上路了。
人生如玉:温婉却不张扬
2010年3月15日,李冬梅带着存有10万块钱的银行卡只身来到北京的这次珠宝展销会,由于现场有质监部门的人员在进行鉴定,所以她放心带回了3.5万元钱的水墨玉吊坠和饰品,“当时淄博没有人认这个,水墨玉是硬玉的一种,色泽比较单调,很多客人来了就问这是水晶还是玻璃,这批货等于又让钱打了水漂,根本卖不出去。”在采访中,记者的心情一直跟着李冬梅的讲述起起落落,但她却像是在讲别人的事,她说,跌倒是创业的必经之路,不能害怕流血和伤痛。
虽然水墨玉的计划又失败了,但李冬梅从展销会上带回来很多供货商的名片,她一个个打电话筛选,最后决定要做和田玉,“我想就这一次了,如果还是不行我就彻底不干了。”也许是破釜沉舟的勇气感动了老天,她还是成功了,她找到了和田碧玉供货的源头,店里的每一件碧玉商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好货,而且她还专门培训拿到了珠宝玉器鉴定师证书,现在她再也不怕顾客问关于玉器的常识了,她可以滔滔不绝的告诉你每一件商品的价值和独特之处。李冬梅说,店里经营的玉石都配有检测证书,让顾客无后顾之忧,诚信经营、微利营销,这是回馈客户最好的方式。
“现在,很多客户已经成了我的经销商,我还在商场铺柜台供货,尽管做玉器生意需要的资金很大,但我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像滚雪球一样,一定要付出耐心,还有对顾客最大的诚心,我要让他们百分百的信任我,虽然我的创业故事很曲折,但一路走来,总算是有个很美好的现在,我相信,未来也一定是精彩的。”
(文∕图晚报记者赵晓雯通讯员王义虎任倩倩)
新闻推荐
《无线电之旅——定向越野闯关大赛》系列报道之一 探寻神秘电台村 娱乐中含科学竞技中存和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