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明代皇子的陵墓里沉睡了600年,我的主人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史称鲁荒王。这就是我——一件明戧金云龙纹朱漆木箱。我还有一个跟我一模一样的孪生姐姐,我们和很多伙伴一同前来陪葬……”在刚刚结束的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部门主办的“让文物讲好山东故事”金牌讲解员大赛中,淄博蒲松龄纪念馆的张晓,在全省205位讲解员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决赛现场,她的一段“拟人化”明戧金云龙纹朱漆木箱自述,感染了所有人。
被称为“复活女王”的淄博女孩
从海选到初赛到复赛再到复活赛,一路复活到总决赛,幸运的张晓博得了“复活女王”的称号。幸运,来自于面对每一轮比赛时的用心。就像决赛时她精心挑选的那套朱红色的裙装,搭配金灿灿的复古项链,亭亭玉立地站在台上,活脱脱就是那只朱漆木箱,娓娓讲述着自己的故事。“金牌讲解员从海选走到总决赛,留下的精英专业素质不分高低,比在心理素质、胜在用心细致。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职业,认真就是无敌。”决赛现场,一位评委如是说,
能够夺冠,张晓正是赢在了用心和细致。从组稿到语言,从着装到仪态,虽然也经历过淘汰后的失落,但张晓用心备战的状态却一直丝毫未减。“一路复活到最后,是背后一支庞大的团队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张晓告诉记者,每一轮抽到需要讲解的题目,她所在的蒲纪馆同事们就展开分工协作。“孙巍巍主任负责在后方组稿,孙丽莉主任一直陪我赴战、辅导语言,其他同事有的专门利用私人时间逛街帮我挑选衣服、有的上网淘配饰、还有同事将自己的鞋子和项链也借给我……”想起备战的60余个日夜,张晓坦言夺冠金牌讲解员,是整个蒲纪馆团队共同赢得的荣誉。当然,更离不开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指派专业队伍随队,负责参赛选手的饮食起居和对外联络,专门租赁演播厅并聘请淄博电视台主持人进行辅导演练,从服装购置到后勤保障都提供了实实存在的支持。
正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于张晓备战每一个细节周全细致的考虑,成就了她夺冠的最大法宝——用心。在晋级十强争夺战中,张晓抽到的是一件北魏晚期至东魏贴金彩绘菩萨像,藏于青州博物馆。因为赛制原因,选手每轮抽到的搭档同时也是对手,而张晓每次都是与搭档共同晋级。“其实每次组合搭档的选手中大多数都是一上一下,也有同时淘汰的,而像我这样几次都与搭档同时晋级的几乎没有。”张晓微笑着告诉记者其中的秘密,以抽到北魏晚期至东魏贴金彩绘菩萨像这次为例,市文物局宓传庆局长得知消息后,立刻提出派车利用有限的时间到青州博物馆去参观学习,走近这尊菩萨像,真正了解其背后的故事。而这次同行,特别邀约了张晓的搭档兼对手,一位来自邹城市文物局的讲解员同行。“得益于这次实地学习,我们两个在比赛中同时晋级,不得不说正是合作共赢给我们的收获。”张晓表示,通过这次比赛,领导和前辈们教会她的许多经验都让她受益终身。
走近你所不知道的讲解员群体
她,讲活了一个沉睡千年的文物故事。
她们,让沉睡的文物讲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淄博故事。
“金牌讲解员”载誉归来,张晓的成功也让人们再次关注起讲解员这个特殊群体。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淄川的蒲松龄纪念馆,走近作为淄博市首批建设讲解员队伍的纪念馆,了解一代代讲解员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0年蒲纪馆建馆,最初是由附近一些熟知蒲松龄生平及《聊斋志异》故事的退休老教师义务来担任讲解员。”蒲纪馆副馆长谭红玲告诉记者,直至1985年前后馆里才有了第一代真正的讲解员,也有了较为系统的讲解词,面对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蒲纪馆率先开办了双语讲解,从故居开放建馆到蒲翁生平,再到馆内收藏的著作、书画、彩塑等,内容越来越丰富。限于故居纪念馆的属性,30余年来蒲纪馆5000平米的6个院落一直保持着修旧如旧的样子,经过几次改陈,内容充实空间有限,但讲解员的每次讲述却都能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2012年9月,学播音主持的张晓来到蒲纪馆,曾像所有初来乍到的讲解员一样,感到迷茫。“死记硬背的讲解词,讲出来很生硬,讲解的过程自己都不愿意听。”张晓告诉记者,前辈们告诉她一个好的讲解员必须完成对讲稿的二次创作。照本宣科简单,难就难在讲解所必须具备的感染力。
别看蒲纪馆院落并不大,但展陈的每一幅画、每一个彩塑、甚至每一张图片、每一句话都能诉说出一个内容博大的故事。“《聊斋志异》有491个故事,我们刚入馆时首先要做的功课就是通读文言版的《聊斋志异》,然后能够用口语化的语言讲出一个个经典故事,在进行讲解工作时,就可以根据对方的身份,不时穿插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故事或者话题。”张晓告诉记者,仅有8个展厅的蒲纪馆简单讲解的过程就要至少40分钟,就是一代代讲解员“传帮带”,每一任讲解员又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最会讲故事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面前讲出了精彩的故事,才使蒲纪馆30多年来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使淄博市乃至中国的这张文化名片更加靓丽。
文物是沉睡着的瑰宝,正是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述而鲜活起来,受到人们的关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次金牌讲解员大赛中,来自临淄齐文化博物院的崔金珊也同样入围十强,让更多人认识了淄博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
张晓,这个不是狐仙也不会法术,却每天都讲着鬼狐仙怪的故事的女孩,是来自蒲松龄纪念馆讲解员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如同文物资源丰富的淄博大地上的每一位讲解员一样,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岗位,正通过一次次生动的讲解,让那些沉睡在博物馆、纪念馆中的文物鲜活起来,为每一位走近这些珍贵文物资源的您,道出源远流长的淄博故事。
(晚报记者赵瑞雪通讯员李文联)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