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者齐衍孟(中)送行齐衍孟:淄川区洪山镇卫生院医师,l979年12月出生,2012年12月实现捐献,淄博市第17例、淄川区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者。荣获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荣誉奖章、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山东省红十字会荣誉会员、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2012“感动淄博”年度人物(群体)之一、淄博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淄博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淄博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先进个人;淄川区四德工程先进个人、淄川区十佳青年医务工作者。
“对医生而言,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能救活那个孩子,我觉得一切都值得。”2012年12月10日,齐衍孟终于完成了那个深藏在自己心中6年的心愿——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小生命。
救死扶伤
医者天职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七尺男儿竟有些意外,在齐衍孟心里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件平常事。他说,“救死扶伤,医者天职。”
齐衍孟当时是淄川区洪山卫生院防疫科的一名医生,作为医务人员,他深知患者的痛苦。他了解到,目前我国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约4万名……“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更大的价值。”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越来越强烈,终于在2006年,他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2年的11月26日,他正式收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山东省分库通知,与一名13岁白血病患者高配成功。“非血缘关系中配型成功率很低,能有机会挽救别人的生命,我真的很幸运。”这一刻,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6年的期待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给予了他更加坚定的信念,让他心中的那份仁爱无比从容。他更加注重饮食与锻炼,以更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迎接捐献造血干细胞那一刻的到来。
心手相连
实现夙愿
12月5日,齐衍孟住进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准备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在接下来的几天,医生每日早晚两次为他注射动员剂,他说,“动员剂的作用就是促进干细胞生长,并将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以便采集。打针后感觉就像是患了感冒,但一想到孩子的命把握在我手中时,便觉得怎样都值。”
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持续了四个小时,成功采集到189毫升造血干细胞。齐衍孟说,“刚开始时我也紧张,但想到受捐者吃过的苦,想想家人和领导的关心、支持,我便有了巨大的勇气。”
“被捐献的孩子是O型血,小齐是A型,捐献成功后,孩子的血型也成为了A型,当时我就对丈夫说,这孩子体内流的都是你的血,这不就相当于我们的孩子吗?”齐衍孟的妻子说。
撒播仁爱
传递薪火
从医院回来的第五天,齐衍孟就开始担心,自己休假同事们会不会忙不过来。每月5日、15日、25日是预防接种日,四个人的科室负责24个村居(社区)群众的防疫任务,每天接种人数都在150—160人次。平时就要下村入户进行肿瘤调查,健康教育宣传,经常上班时连喝一口水都是奢望。
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齐衍孟走到前线,多日在滨博高速公路淄川收费站值班,对过往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对外来人员进行体温监测。他用满腔热情展示着自己朴实无华的青春风采和勤奋敬业的人生价值,用精湛的技能诠释着卫生系统服务明星的内涵。
“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全国第3173例,山东省第235例,这是我爸爸的。”齐衍孟的女儿读小学一年级,见到记者到来忙拿出证书给我们看,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的表情。显然,在孩子的心中父亲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是她的榜样。
“作为‘四德工程\’的实践者,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这一行列,让更多的家庭看到光明和希望。”齐衍孟说。
(宋格张先明翟立峰)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