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研究齐文化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在齐鲁大地山东,相比鲁文化,齐文化的研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3月7日,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界政协委员联席讨论市政协工作报告时,齐文化的研究、开发、利用成为委员们谈论的热点话题。
研究齐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放、包容、务实、重商、尚法等等,都是齐文化的精髓,都非常切合当今时代精神。这些年来,有关齐文化的研究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许多重大课题还没有取得突破。吴宗杰委员直言不讳:“如果我们再不重视起来,齐文化研究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我们淄博体现齐文化元素的公共设施太少了。”在对比西安、北京等大城市的文化影响后,吴宗杰说:“现在到西安,不管建筑、道路还是城市公共设施,扑面而来的是那种古都气象。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以种种符号呈现在城市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中,让游客觉得这就是西安,而不是其他城市。”
淄博中心城区,除了柳泉路的命名与淄博特有的文化有关联外,其他道路的命名很少与地域文化有联系。吴宗杰说:“齐文化的文化元素完全可以在道路、公共建筑、旅游景点、旅游工艺品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目前,齐文化研究机构分散,研究力量薄弱,缺乏研究的重大题材,当然也就缺乏重大研究成果。吴宗杰建议,整合齐文化研究机构和人员,做好齐文化研究中长期规划;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提高齐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组建稷下书院,加强齐文化研究载体的建设,发扬2000多年前全国最高学府稷下学宫的遗风。
苗玉委员的发言也是密切联系齐文化研究。他举例说,从济青高速公路途经淄博,远远看到一只雄鸡的雕塑。能凸显齐文化、淄博文化的符号很多,比如瓦当、蹴鞠等,如果体现这些文化元素,更能彰显我们这座城市文化底蕴。苗玉建议,齐文化研究应该与旅游、科技、生态保护联系起来,特别是孕育、滋养齐文化的淄河,其生态保护、河床治理,都应提上议事日程。
林红霞委员则建议,齐文化的宣传普及应该与教育结合起来,应该编写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普及教材,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让生活、学习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有关齐文化的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些成语,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总之,委员们有个共同声音,齐文化是我们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建设经济文化强市,齐文化研究需要发力、需要动真格。(晚报记者伊茂林)
新闻推荐
向公众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