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万物复苏。淄博市广袤的田野上充满生机,此时的大田农作物生长急需肥料助力,但如何施肥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肥特性?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有关专家。
据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荆延东介绍,从大田生产实践来看,在作物的营养生长阶段,以生产幼茎、叶片为主的蔬菜、桑、茶、烟叶等作物,对氮肥需求量很大;以生产块茎、块根为主的马铃薯、红薯、萝卜等作物,对钾肥的需要量较大;大豆、豌豆、花生等豆科作物由于根部着生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一部分氮素,可以适量少施氮肥。但豆科作物“偏爱”磷肥,增施磷肥可以起到以磷增氮、以小肥养大肥的作用;棉花、油菜等作物施用少量的硼肥就有显著改善效果,但硼肥必须按剂量施用,过量施用就会造成作物硼中毒。
据悉,同一类型的肥料,在不同作物上施用,也有很强的选择性。如同是氮肥的铵态氮、硝态氮和酰铵态氮,在禾谷类作物上施用,铵态氮转化快,易被作物吸收,而施用酰铵态氮转化慢,必须提早3至5天施用,但两者都不宜于作种肥。硝态氮由于易流失,不宜在水生作物上施用,但在旱地作物上施用效果不错。
荆延东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春耕备肥施肥中,一要了解不同作物的需肥习性,有针对性地调整作物不同肥料配方;二要根据作物生育期长短,突出主要肥料、配施辅助肥料,做到平衡施肥;三要根据基肥、追肥、种肥的不同需求,注意施用不同肥料和施用数量及方法。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