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怀念父母(节选)

来源:淄博日报 2015-04-03 04:04   https://www.yybnet.net/

■方祖国

清明将至,尤为思亲。1995年的春节,我同淄博有线电视台的记者开始了连续十年的春节新闻、专题大型采访活动,期间,父母双亲相继辞世,病榻之前我没能服侍尽孝,甚感忧伤。遂作组诗《怀念父母》以慰之。

顶针

母亲右手的中指上,

总是戴着一颗顶针,

铮明瓦亮,

金灿灿的,

犹如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

它陪伴了母亲一生,

是母亲勤劳聪慧的见证。

假若顶针会说话,

它会告诉我,

母亲飞针走线,

连起的是母亲对儿女的片片期望,

缝进的是母亲给儿女的万语千言。

假若顶针有灵性,

它会告诉我,

它满身的坑坑洼洼,

承载着母亲难忘的艰辛岁月,

镌刻着母亲如歌的青春年华。

每年的深秋,

母亲就开始了日夜不停的缝纳,

一双千层布的鞋底,

明亮尖锐的锥子是先行的探路者,

顶针顶着钢针,

长长的麻线在针的引领下,

结成一个个麻线花。

针脚工整,

密密麻麻,

即便是千针万线,

母亲也一针一针地纳好它。

鞋帮是破布糨糊粘成的袼褙,

鞋面母亲才舍得用新布装饰一下。

破衣旧衫吊里子,

粗布作表内絮花,

我们姐弟的棉衣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年复一年春秋冬夏,

不尽的棉线拉着我们姐弟成长,

母亲用双手,

缝起了我们这个温馨家,

也印染了自己的满头银发。

顶针不离手,

那是母亲随时都要动针,

父亲的一件旧上衣,

母亲的一条旧裤子,

剪刀一裁,

里缝外连,

第二天“新衣”就映衬着我们姐弟的笑脸。

直到我读高中,

还穿着母亲做的鞋和打着补丁的衣衫。

我成家时,

母亲给我做了四铺四盖,

龙风呈祥的缎面,

又厚又暖。

我有了女儿,

她穿的棉衣棉裤,

都是母亲的一针一线,

穿在身上又漂亮又御寒。

顶针知道,

给我做一件棉衣,

母亲的手指被钢针刺破,

钻心的疼痛还血迹斑斑,

顶针知道,

为把棉被做厚,

母亲曾把多少根钢针顶断,

年逾八旬了,

母亲已不能再动针线,

可她还是戴着顶针,

她说这是她一辈子的习惯。

母亲走了,

送别时,

作为长子,

我把母亲的手表、耳环,

特别是母亲心爱的顶针,

都给母亲戴上了。

我看到母亲在天堂,

一针一针地,

把两个弯弯的弦月缝连,

让天上的明月不再留有缺憾,

让嫦娥和吴刚的家园更宽。

我总是期待月圆的那几天,

因为只要月圆,

那就是母亲,

戴着顶针在飞针走线。

新闻推荐

淄博一中“数字党校”正式开课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怀念父母(节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