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俊两次参加抗美援朝,经历了生与死的洗礼,作为保卫共和国的一代功臣,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坎坷,但他仍然知足常乐。“我们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王文俊说,这就是他们这个平凡家庭的“不平凡”。
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王文俊夫妻结婚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退休后的王文俊曾在一处铁路学校做保卫,学校大院是一处废弃的候车广场。利用空闲时间,王文俊与同事一起搞起了树苗绿化,用镐、铁锨挖开沥青地面,把一棵棵小树苗种下,十几年间栽种了落叶松、法桐、紫藤、垂槐等多种树木,还有一些花草,校园里绿树成荫,草青花红,给学校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由于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的需要,2007年9月,王文俊所住的地方以及学校校园要被拆掉,他搬到了另一处住房内。这处住房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四合院,住的人很多,条件很差。但自从王文俊老两口搬来以后,院里的卫生就彻底改变了。他们每天早晨、晚上各冲洗一次公共厕所,打扫院子里的卫生。“我们的身体还不错,洗洗衣服的时候顺便也就把厕所清理了。”王文俊这样说。
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王文俊老两口的处事态度,老两口与邻居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热心帮助
新社区要绿化了,绿化工人们在外面清理杂草,看到天气炎热,王文俊走上前告诉他们:“渴了就到我家来喝水,我们家啥时候都有人。”新社区刚刚建成,楼上时不时有搬来的新住户,公用电费不能及时收缴,王文俊又当起了义务收费工,帮助物业收电费。
2008年王文俊听说王朱小学一个10岁的小学生患了白血病,家境贫寒,急需骨髓移植治疗,毫不犹豫的捐出了100元。其实从牛山园社区成立后,每次捐款都少不了王文俊的身影,汶川大地震捐款100元,抗旱救灾捐款50元。他说:“我们虽然捐不了多少钱,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能出多少就出多少,要表达一种感恩的心。”王文俊说,希望在他们有生之年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要搞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的卫生绿化工作,让家庭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王文俊是这样说的,更是身体力行这么做。为保护环境王文俊一家崇尚低碳生活,尽量手洗衣物,使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空调。出行则是尽量选择自行车、公交车或步行,并且分类投放垃圾等等,从各个方面保护环境。“不但要勤俭,还要环保。”王文俊说。
“能过上今天这样的生活我很知足,为社会、为别人做点小事,算不了什么。”王文俊笑着说。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美满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家才会更温暖。
(晚报记者陈圆孔晓文通讯员张青)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淄博晚报社主办,淄博得益乳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年淄博市“最美家庭”评选再度启动。本报现推出“最美家庭”系列报道,为大家展示寻找身边的“最美家庭”,找寻感动你我的家庭故事。如果您或身边的家庭拥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热心公益、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您就可以自荐或者推荐身边的家庭成为“最美家庭”,在参与中传承家庭美德,传递社会幸福感、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果您想自荐或推荐“最美家庭”,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3184158、13853311768与我们联系。
新闻推荐
第八届淄博市读书节启动仪式暨第六届淄博市读书朗诵大赛决赛昨日举行 开启全民阅读享受书香生活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