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家这么富强,想起当年鬼子侵略,在村里无恶不作。现在的人们是多么幸福!我们在享受幸福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历史。”初次见面的时候,已经8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韩其合身体并不是很好,对于很多细节老人的记忆似乎也已经模糊不清,但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老人尽力地挺直腰背,铿锵有力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每一句回忆里都透露着他作为一个抗战老兵的骄傲。
鬼子放火烧村
整个卫固一片火海
3月26日,记者来到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卫固村,找到了抗战老兵韩其合老人。这位88岁老兵的耳朵已经不太灵光了,需要说得很大声才能听见,当听到记者来采访当年抗日的历史,回忆起那些记忆深处的故事,老人渐渐有些激动,“鬼子无恶不作,当年火烧了卫固村,村子几乎成了一片火海。”
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提起以前的事,仍然有印象。“那时候,鬼子在村边上建了炮楼,这里就成了鬼子的据点,从此就再没过上安生日子。”一位老人回忆说,鬼子一进村,村民们都吓得惊慌失措,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往村外逃跑,所有能吃能用的东西,鬼子一件不放过,抢不到东西他们就放火,一把火烧个精光。
那是1938年的9月份,地下抗日武装的奋起抗争激怒了日寇,借着“抓八路”的由头扫荡了卫固村,用机枪、大炮在夜间兵分两路闯入村子,用火把点燃房舍,顷刻间整条中心大街变成了一片火海。大火从早上7点一直烧到中午,上千间民房被烧毁,同时,日寇疯狂抢劫店铺,许多人家一天之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历史过去了
但后辈们不能忘
1945年,18岁的韩其合参了军,成为一名战士。几十年过去了,很多过去的事发生的时间已经模糊不清了,甚至当时的情形也渐渐淡忘。老人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能记清楚的事越来越少,但抗日这段历史已经印在了脑子里,永远忘不了。
“我都快90了,这条街,这几排房子里,数我的年龄最大,在整个村里我也排到前头了。”老人笑了笑说,“现在还活着的老兵没剩几个了,等老人们没了,这些过去的事也总得有人记着才行。”老人说,当兵时的小红本和奖章他一直视作珍宝,今年春节孙子回家过年,他把奖章连同那些尘封的记忆都传给了孙子,“我想把这些故事多给后辈们讲讲,希望他们记得。”
采访结束,离开时,路过村口的一棵老槐树,树围直径一米多,需要两三人才能怀抱起来。村民们说,这棵古槐是清代种植上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即便当年鬼子烧光了整个村子,这个古槐仍然顽强地生长着,年年春天会发出新芽。正如那些老兵们,70多年前,他们意气风发,在保家卫国的抗战中九死一生。如今,他们已至风烛之年,仍心怀家国,希望把抗日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希望把这种民族气节传承下去。
(晚报记者李妍)
新闻推荐
4月3日,市物价局发布关于调整工商业用管道天然气和车用天然气价格通知 淄博市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