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刘琳通讯员随善辉刘乙惠崔昌华)本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开通小俊昊定向捐助账户之后,不断接到爱心人士的捐助资金,5月13日,本报刊发了《爱心点亮眼癌宝宝一周捐款39800元》一文。昨日,张店区傅家镇的一对七旬夫妇看到本报报道,获知小俊昊的境遇后,在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专门来到小俊昊的家中,将10000元现金交到俊昊的父母手中。据悉,今年五月份夫妇二人刚刚出资20万元建立“傅其恩、曹志英夫妇慈善基金”,用于淄博市慈善救助项目的开展。救助小俊昊的万元现金是基金成立以来的首笔救助金。
七旬夫妇省吃俭用出资建救助基金
“人有了钱没有必要浪费,花钱要花得值,我不是特别有钱的,但我觉得有钱后应回报社会,为社会做点好事!”昨日上午,今年76岁的傅其恩老人和老伴曹志英一起赶到张店丽景翠苑小俊昊的家中,曹志英老人刚刚崴了脚,但她坚持走上五楼看望病中的小俊昊。随后,在本报记者与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夫妇二人将万元救助金递到了小俊昊的妈妈手中。
曹志英老人拉着小俊昊的手,不住地劝慰孩子的父母,“别担心,要往好处想,孩子会越来越好。”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傅其恩夫妇俩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自己却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全部用于慈善救助。据了解,早在十年前,只要在报纸电视上看到需要救助的贫困生、病患儿童,曹志英就坐不住,想方设法捐钱送物。十几年来,夫妇俩设立“曹志英奖学金”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累计到目前共捐款200余万元。
今年5月初,夫妇俩联系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提出出资20万元成立定向基金的想法,随后,双方签订协议,首笔注入20万元,命名“傅其恩、曹志英夫妇慈善基金”用于扶幼、敬老、助学、助残、扶贫、济困等各个方面的救助。此次,救助小俊昊的10000元是成立基金后支出的首笔救助金。
眼癌宝宝昨赴京查体留住眼睛还有一线希望
本报发起救助眼癌宝宝小俊昊的活动后,许许多多的热心市民纷纷参与,希望能够尽自己微薄之力给孩子一个生的希望。5月15日,张店的杨先生将700元善款送到本报编辑部,希望能够通过本报转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生的希望。小俊昊的妈妈孙月告诉记者,昨日下午,他们将再次带着孩子奔赴北京儿童医院,给孩子做一个眼底癌细胞检测,孩子的眼能不能保住很快就有结论了。
目前,小俊昊的眼癌一直在积极的治疗中,大家都期盼着看到他康复的那天,我们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为眼癌宝宝小俊昊捐资筹款的活动中来,希望孩子能够早日摆脱病魔,健康快乐的成长。
截至目前,已有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向淄博慈善总会小俊昊定向捐款账户捐款37600元,部分爱心市民将善款交到报社共计2900元。
同时,本报联合市慈善总会继续公布公募账户,依法接收社会捐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可以通过银行汇款和直接到市慈善总会捐款两种形式进行捐赠。慈善总会将按照捐赠者的意愿,保证所有资金定向用于“小俊昊”的医疗救助,捐赠结束后将对捐赠信息进行公示。
账户名:淄博市慈善总会
账号:15211001040034343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淄博市分行
地址:张店区人民西路5号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