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家风家训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以诚待人
初见孙小峰,就被她美丽的笑容所吸引,短发显得无比干练。说起自己的家庭,孙小峰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们家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我们家是幸福和睦的四口之家,感谢家庭成员的辛苦付出,才能拥有今天的幸福。”孙小峰笑着告诉记者。
卖衣服相识认准一辈子
1992年,中专毕业的孙小峰开始自主创业,“没有合适的工作,就自己批发衣服卖。”孙小峰说,在洪沟路上自己摆摊买衣服,生意还算不错。那年冬天,孙小峰像往常一样摆摊卖衣服,“当时不知道怎么了,感觉浑身不舒服,感觉和有人在看着我一样。”孙小峰告诉记者,她不自觉的一回头,发现一个男的在看她。
“对他第一印象不是很好,但他猛烈的攻势把我的内心击倒。”孙小峰笑着说,那时爱人是新华药厂的职工,每天下班后都过来找她,并且每天都有不同的惊喜,“都送一些小礼物,虽然很小,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说起与爱人之间的感情,孙小峰告诉记者,他们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当时父母不同意我俩的事,也曾经想过放弃,但都被爱人的诚恳和包容打动。”她说,从卖衣服相识,到后来的慢慢相处,就已经一辈子认准对方了。
相处秘诀彼此信任
为了让父母同意,孙小峰的爱人主动去帮她家割麦子。“当时去我们家割麦子,割完之后父母也不留我爱人吃饭。”孙小峰一边流泪一边说,当时她都看不下去了,但她爱人也不计较,自己去外面吃完饭又回来继续干活。“1995年正好赶上淄博商厦招工,要交16000元,并且可以趁这个机会把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孙小峰说,当时他们连婚都没定,她爱人就主动拿出16000元,让她去商厦上班。“通过这两件事,把我感动了。”孙小峰流着眼泪说,她从爱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是婚姻的成功的基础。
1999年,孙小峰和爱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2001年,孙小峰生下一对龙凤胎。“孩子出生时,身体比较弱,在重症监护室呆了2个月才出院。”孙小峰说,婆婆一直帮着带孩子,孩子4岁之后,才开始由自己和爱人带。孙小峰上班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上班时间长,并且经常出差,孩子几乎是由她爱人带。“我挺感谢我的丈夫,对我和整个家都付出很多。”孙小峰说。
幸福和睦的四口之家
2013年秋天,婆婆因骨折住院,全家着急万分。公公也七十多岁了,在医院照顾也不方便,“我和爱人决定轮留照顾,但是公公坚决不同意,说两个12岁的孩子太小了,他们还需要照顾。”孙小峰说,回到家中,我们开了小的家庭会议,孩子们一致同意我们去照顾奶奶,说他们一定行。“孩子们都很懂事,每天都打电话问候。”孙小峰说,当时感觉孩子们都长大了。
结婚16年,孙小峰和爱人相濡以沫,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俩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聊聊天,互相倾诉和交流内心的想法。”孙小峰说,感谢爱人的包容和辛苦付出。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们夫妻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孙小峰说。
对于现在的生活,孙小峰感觉非常满足,“休息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一家四口出去玩,享受四口之家的欢乐时光。”(晚报记者陈圆孔晓文通讯员张青)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淄博晚报社主办,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年淄博市“最美家庭”评选再度启动。本报现推出“最美家庭”系列报道,为大家展示寻找身边的“最美家庭”,找寻感动你我的家庭故事。如果您或身边的家庭拥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热心公益、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您就可以自荐或者推荐身边的家庭成为“最美家庭”,在参与中传承家庭美德,传递社会幸福感、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果您想自荐或推荐“最美家庭”,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3184158、13853311768与我们联系。
新闻推荐
从高青陈庄西周遗址说开去…… ——写在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